外媒:小米增速放緩 450億美元估值明顯偏高
11月26日消息,國外媒體周三發(fā)表分析文章指出,作為中國近年來最勵志的初創(chuàng)公司之一,小米今年的智能手機出貨量可能無法實現(xiàn)8000萬部的目標。這意味著小米450億美元的估值,在如今看來已有點偏高。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2s4d.com/article/283413.htm以下為文章內容摘要:
去年的小米可謂是順風順水。消費者排隊購買公司的產品,投資人愛不釋手,這家總部位于北京的初創(chuàng)公司以450億美元的估值完成了上一輪融資。
但是現(xiàn)如今,這家高速發(fā)展的智能手機制造商卻開始步履蹣跚。據(jù)熟悉小米生產計劃的消息人士稱,作為中國近年來最勵志的初創(chuàng)公司之一,該公司今年的智能手機出 貨量可能無法實現(xiàn)8000萬部的目標。該消息還稱,因為預計小米智能手機出貨放緩,配件供應商們也調低了對這家公司的內部預期。
小米的磕磕絆絆, 反映出這家公司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大步流星般的超越蘋果和三星電子之后,想要保持高速的增長勢頭面臨著何等艱巨的挑戰(zhàn)。投資人看好小米是因為這家公司朝氣 蓬勃的闖勁以及網(wǎng)絡銷售的故事。但是中國經濟增速的放緩,以及銷售戰(zhàn)略紛紛被競爭對手采用,不僅讓小米的先發(fā)優(yōu)勢逐步消失,也讓市場對這家公司的高估值產 生了懷疑。
投資銀行Sanford C Bernstein駐香港分析師阿爾貝托·莫爾(Alberto Moel)表示,“小米所有的增長預期都沒有實現(xiàn),這意味著目前已無法支撐該公司450億美元的估值。過去的論點是小米的業(yè)務與蘋果有幾分相似,且該公司 的增長速度異常迅猛,但如今的事實情況是該公司的增長已經放緩,且并沒有像蘋果那么好。”
出貨下滑
小米一直沒有向供應商提供過精確的出貨 目標,因為小米手機的生產模式被稱為“按需定制”模式。小米手機用戶通過網(wǎng)絡下單,獲得市場需求,然后再通過供應鏈采購配件。熟悉小米供應鏈的消息人士 稱,供應商們此前為滿足小米需求而準備的配件和制造力已經開始縮減,它們已經在分流部分的資源。
根據(jù)市場調研公司Canalys提供的數(shù)據(jù)顯示,小米第三季度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出貨量同比減少了8%,這也是小米出貨量首次出現(xiàn)下滑。另外一家市場調研公司IHS預計,小米第三季度出貨量同比下滑了3.9%,目前僅微弱的保持著對華為的領先優(yōu)勢。
這 種情況與小米在上一輪融資時被標注為全球最有價值的科技初創(chuàng)公司時的景象截然不同。去年3月,小米創(chuàng)始人雷軍(微博)曾預計公司今年的出貨量將達到1億 部。不過截止第三季度末,小米的出貨總量僅為5300萬部。因為樂觀的預期,小米去年12月從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 Pte)、科技投資基金All-Stars Investment和DST手中募集到11億美元資金。小米在當時曾與阿里巴巴集團進行比較,作為中國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后者此前不久剛通過首次公開 招股完成了全球證券史上最大規(guī)模的融資。
廣告宣傳
按照去年120億美元的估值計算,小米上一輪融資估值的市銷率為3.75倍,超過了蘋果 目前2.9倍的市銷率。中國首創(chuàng)(China First Capital)董事長兼首席執(zhí)行官傅成(Peter Fuhrman)表示,小米的估值似乎并沒有采用任何已知或被普遍采用的估值模式。“廣告宣傳和希望似乎是這家公司估值的主要推動力,”他說。
今年3月,在完成上一輪融資以及中國政府制定了過去15年最低的經濟增長預期之后,雷軍把小米今年的手機出貨目標下調至“8000萬部至1億部。”
今年第三季度,在小米季度出貨量首次下滑的同時,這家公司還發(fā)布了均價僅為人民幣801元(約合125美元)的廉價智能手機紅米Note 2。小米在周二還推出了一款帶有指紋傳感器的金屬版手機,以及一款新平板電腦和空氣凈化器。
鞏固市場
受益于“雙11”以及新版紅米Note的上市,小米第四季度的出貨量可能會再度增長。這家通常會在第三季度發(fā)布米系列產品的智能手機制造商,在去年發(fā)布米4之后,今年還沒有發(fā)布米5。
小米投資人、GGV紀源資本管理合伙人童士豪表示,“目前我對小米的估值并不感到擔憂,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小米的市場將會得到鞏固。在未來的12個月內,小米在智能家居和服務領域將會從事更多的事情。”截至目前,小米官方對此報道未予置評。
小米目前正在避開智能手機制造商的標簽,自稱公司是一家提供了一系列設備和網(wǎng)絡服務的“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小米及其子公司銷售電視機、空氣凈化器、充電器、健康手環(huán),甚至是平衡車。這家公司的非硬件服務包括了游戲、支付、手機服務和云存儲等等。
缺少鐵粉
在童士豪看來,就像是本周發(fā)布的空氣凈化器Mi Air Purifier 2這一類的產品,將能夠幫助小米擴大銷售,并讓用戶重新回到小米通過應用連接了物聯(lián)網(wǎng)設備的生態(tài)圈。
小米輔助業(yè)務當前的規(guī)模依然很小。該公司此前預計,在今年160億美元的營收當中,僅有約10億美元來自于服務業(yè)務。市場調研公司Strategy Analytics預計,小米第三季度智能手機在海外市場的出貨量僅占到公司出貨總量的7%。
小米增速放緩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包括華為、聯(lián)想集團、金立等一批競爭對手正在效仿小米的商業(yè)模式,讓消費者能夠更輕松的購買最新款的產品。
現(xiàn) 年25歲的房地產銷售陳思(音譯:Chen Si)表示,“小米過去非常流行,因為它是第一個發(fā)售限量版手機的廠商。在2013年小米發(fā)布米3之后,我曾購買了一部,因為那款產品的設計非???。但是 我并不是小米的忠實粉絲。購買手機時,我首先考慮的是產品售價更容易被接受,且便于使用。”在使用米3一年之后,這位消費者購買了一部iPhone 6。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