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北京始發(fā)
2008年6月底,北京三環(huán)沿線的老百姓一夜之間新增了一個精彩體驗——不管是用筆記本電腦,還是用具備Wi-Fi功能的手持終端,都能夠連接上無線網絡,并且不產生任何費用。但這只是一個開端。這樣的網絡安全嗎,是否能夠實現無縫覆蓋,三個月免費期后它將如何發(fā)展?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2s4d.com/article/86716.htm讓無線網絡像空氣一樣免費便捷,這是市政建設的一種暢想。然而,全球一個又一個因免費模式而相繼慘敗的“先烈”,無線北京是否會步其后塵?
一切才剛剛開始。
開篇
在美國曾流行這樣一句話:“如果想要競選下一屆市長,沒有很好的無線城市戰(zhàn)略,是不可能當選的。”
而在中國,另外一句話聽起來可能更為嚴重——如果實現不了“無線城市”的美妙愿景,2008年的北京奧運,是不可能完滿的。
人們希望無線網絡在任何地方都有覆蓋,并且對高質量的無線連接需求更為急迫。
2008年6月底,身處北京北三環(huán)以內的老百姓一夜之間新增了一個精彩體驗——不管是用筆記本電腦,還是用具備Wi-Fi功能的手持終端,都能夠連接上無線網絡,并且不產生任何費用。
但這只是一個開端。這樣的網絡安全嗎,信號是否穩(wěn)定,三個月的免費期后它的發(fā)展將如何?
2004年7月,美國費城首次提出了“無線費城計劃”。很快,一股無線城市的建設高潮席卷全球。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已經有超過600個城市開始或計劃建設無線城市以滿足公共接入、公共安全和公共服務的需要。從美國的華盛頓、紐約、舊金山,英國的倫敦,加拿大的安大略,到澳大利亞的珀斯,新西蘭的惠靈頓,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德國的漢堡,新加坡,中國的臺北和香港,越來越多的城市都試圖通過無線城市來尋求新的經濟活力。預計到2010年,全球無線城市將達到1500個。
盡管無線城市展示了無限前景和巨大潛力,然而在當前的建設過程中還是遇到了不少困難和挑戰(zhàn),最集中的問題主要有兩個方面:技術選擇和運營模式。
如今,在無線技術的發(fā)展上,3G、Wi-Fi、WiMAX都是被公認的最有前途的無線技術,因為這幾種技術的特點和應用場景不同,在無線城市的建設中可以實現有效的互補。Wi-Fi技術比較成熟,不過覆蓋范圍比較有限,不適合在戶外部署,但在室內卻可以提供穩(wěn)定的信號覆蓋。Mesh技術相對于Wi-Fi,在組網方式、傳輸距離以及移動性上都有很大的改進,它能夠在某一城市地區(qū)或大型園區(qū)的整個范圍內,實現Wi-Fi的輕松擴展與延伸。WiMAX解決了長距離無線傳輸問題,可以實現用戶無線鏈路的匯聚。從目前的應用情況來看,大多數無線城市項目都采用了WiMAX+Mesh+Wi-Fi的技術模式進行組網。
而在運營模式方面,讓“無線網絡”像陽光、空氣和水一樣免費便捷,用一張看不見摸不著的網絡來完善城市信息化建設,聽起來這個光榮的使命似乎應該由政府來承擔,不帶任何贏利性質。
而就在不久前,在無線城市的發(fā)源地美國,一家曾經躊躇滿志的無線城市運營商MetroFi,突然宣布停止所有的無線城市項目;更早些的時候,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政府取消了在其主要城市中心部署免費無線網絡的計劃;而早在2007年年中,美國無線城市的先驅EarthLink就宣布放棄費城的無線網絡;在擁有全球最完整無線城市網絡的中國臺灣省臺北市,運營商安源資訊正經受著巨虧的煎熬。
來自全球無線城市“先驅們”的壞消息,難免會讓人感到擔憂,以北京為代表的無線城市建設如何能避免重蹈覆轍?
一切才剛剛開始。
信號
覆蓋不夠 基站部署要加速
北京市無線城市一期建設于3月底完成,并經過了三個月的網絡優(yōu)化與測試。目前,信號覆蓋開通范圍包括二環(huán)、三環(huán)、CBD商圈、金融街、中關村地區(qū)及望京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宣武椿樹、亦莊等地區(qū),覆蓋面積超過100平方公里。
據記者了解,本次無線城市信號覆蓋大部分集中在了商業(yè)區(qū),包括中關村、金融街、CBD、望京以及亦莊,雖然中電華通公司發(fā)布的資料顯示:二環(huán)、長安街沿線以及三環(huán)主路附近也有覆蓋,但是從寬度來看應該范圍很窄。
?、?本報記者正在三環(huán)邊實測北京無線城市覆蓋信號效果
?、?iPhone這樣的智能手機在無線城市中如魚得水
?、?北京的無線城市得以建立,要依托于無線路由器提供商等所提供的各種設備
通過近一個月時間的使用體驗,記者發(fā)現,目前北京無線網絡的使用還并不很穩(wěn)定。在國貿、西三環(huán)、長安街等地,信號強度均不夠理想,網頁也幾乎無法瀏覽。而在記者工作的寫字樓中,更是無法檢測到無線城市的網絡。對此,中電華通客服人員的解釋是,目前無線信號的覆蓋是以戶外和道路為主。為了解決站址選擇的問題,中電華通一般將Wi-Fi基站置于路邊燈桿,受到信號覆蓋距離和建筑物阻擋的限制,無線信號難以到達室內。在未來的二期和三期建設中,這種情況將會得到解決。
實際上,在所有的城市建筑物中,人們對高質量的無線覆蓋的需求更為急迫。人們希望無線網絡在任何地方都能進行連接和使用。然而位于室外的基站卻并不能提供對室內或樓宇內良好的覆蓋。寫字樓通常都裝有鋼窗、散熱窗和其他可能削弱無線信號的建筑材料;而家庭住宅則可能由于建筑在山坡上或者因樹木遮擋而屏蔽了無線信號。另外,像視頻流和游戲下載之類的高速服務都需要更好的無線傳輸,即使在語音服務覆蓋質量還可以的樓宇內,也可能出現數據服務質量無法接受的情況。
北京的城市地形復雜且圈地競爭激烈,對于中電華通這樣的運營商,光纖的鋪設成本高昂。
Wi-Fi采用2.5GHz的ISM自由頻段,這頻段目前在世界范圍內是無需任何電信運營執(zhí)照的免費頻段。但是Wi-Fi技術卻無法應對不同運營商的設備互相干擾,這必然導致Wi-Fi性能大大下降,技術局限注定了Wi-Fi信號質量欠佳。 由于WiMAX的芯片和筆記本等未能規(guī)模商用,因此該技術僅作為骨干傳輸。
由于Wi-Fi技術覆蓋范圍比較有限,而覆蓋更廣的移動版WiMAX技術尚未成熟,所以Mesh技術開始受到大家關注。相對于Wi-Fi,Wi-Fi Mesh技術在組網方式、傳輸距離以及移動性上都有很大的改進,它能夠在某一城市地區(qū)或大型園區(qū)的整個范圍內,實現Wi-Fi的輕松擴展與延伸。Mesh部署成本低廉,并且可以平滑過渡到將來的WiMAX網絡。WiMAX解決了長距離無線傳輸,Mesh則是WiMAX的有效補充,可解決最后一公里的覆蓋。從目前的應用情況來看,國外大多數無線城市項目都采用了Wi-Fi Mesh或WiMAX+Mesh的技術和組網方式。
WiMAX與Wi-Fi Mesh的結合正在成為一種趨勢。WiMAX和Wi-Fi結合能形成整個城市的無線寬帶覆蓋,由暖區(qū)(Warm Zone)和熱點(Hot Spot)服務整個城市并支持移動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目前,在Intel等設備商的大力推動下,WiMAX+Wi-Fi Mesh的解決方案已經在美國、英國和其他一些國家的13個城市或城區(qū)得到了應用。此外,美國一些城市、中國臺北和以色列等地區(qū)也表示將在一年內在現有的Wi-Fi Mesh網絡上開展WiMAX+Mesh技術來建設無縫覆蓋的寬帶城域網。
無線城市在我國的發(fā)展表現出強勁的勢頭,除了臺北、香港大規(guī)模部署外,我國的北京、上海、廣州、武漢、深圳等地也已經或準備開始無線城市建設。目前我國內地無線城市建設采用的主要無線技術體制為WiMAX+Wi-Fi,其中WiMAX處于無線骨干網絡,用來匯聚各個區(qū)域的流量,與有線網絡連接; Wi-Fi則處于無線接入層,完成終端到網絡的接入,以及小范圍內無線數據的跳接。
由于Wi-Fi技術最初并不是基于電信運營系統要求來設計,因此直接應用到無線城市存在一些關鍵性技術問題,如果這些問題不解決將直接影響到無線城市運營的成敗。面對技術挑戰(zhàn),設備提供商和運營商必須更加緊密地合作,從大規(guī)模網絡運營的角度出發(fā),解決現有的技術問題,暴露出更多沒有考慮到的潛在問題,對基于WiMAX和 Wi-Fi技術建立的電信級運營網絡進行標準化和規(guī)范化,以促進無線城市的有效部署,推動無線城市市場的成熟和繁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