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光電顯示 > 業(yè)界動態(tài) > 中國臺灣研發(fā)miniLED技術進展迅速,將給面板技術帶來變革

中國臺灣研發(fā)miniLED技術進展迅速,將給面板技術帶來變革

作者: 時間:2018-11-06 來源:網絡 收藏

  臺媒表示臺灣的技術已足夠成熟,今年就可以進入大量生產,這項技術可望在兩年內商用,這將給全球面板行業(yè)帶來重大變革,對韓國占據優(yōu)勢的面板技術帶來威脅。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2s4d.com/article/201811/393885.htm


中國臺灣研發(fā)miniLED技術進展迅速,將給面板技術帶來變革


  技術優(yōu)勢

  目前已在智能手機行業(yè)普及、在電視行業(yè)迅速發(fā)展的面板技術擁有諸多技術優(yōu)勢,如省電、輕薄、可彎曲等特點,但是其弱點也是非常明顯的,那就是燒屏問題,只不過由于手機的壽命較短,用戶換機時間一般在兩年以內,影響較小;而電視用的大尺寸面板面積大、使用壽命往往達十年,影響就較為明顯。

  相比之下,microLED技術被認為更具前景,它既有OLED所擁有的一些優(yōu)點,同時又沒有燒屏的問題,因此被認為將是取代OLED的面板技術。這項技術此前發(fā)展較為緩慢,影響力并不大,不過自從早幾年科技行業(yè)領導者蘋果收購研發(fā)microLED技術的LuxVue Technology之后,microLED技術開始受到業(yè)界的廣泛關注。

  不過研發(fā)microLED技術難度極大,microLED技術簡單來說就是將LED(發(fā)光二極管)背光源進行薄膜化、微小化、陣列化,其LED單元需要小于100微米,然而在目前的技術下要實現這一目標相當困難,良率、成本都難以達到經濟水平。中國臺灣的企業(yè)提出先研發(fā)技術,其LED單元的尺寸在100微米以上,難度相對要小很多。

  中國臺灣的面板企業(yè)考慮miniLED其實是有它的現實考量,當前韓國企業(yè)三星在中小尺寸OLED面板市場占據九成市場份額,LGD則在大尺寸OLED面板市場占據超過九成市場份額,其后又有中國大陸憑借成本優(yōu)勢迅速推進OLED面板技術。中國臺灣的面板企業(yè)研發(fā)OLED面板技術難以追上韓國企業(yè),在成本方面又不如中國大陸的面板企業(yè),因此試圖研發(fā)miniLED面板技術實現彎道超車。

  miniLED技術將給面板行業(yè)帶來變革

  miniLED技術較為適合電視這類大尺寸的顯示產品,其LED單元較大導致用于手機等小尺寸的電子產品上會出現顆粒感,而大尺寸的電視等產品由于用戶觀看的距離較遠,顆粒感不會太強。

  OLED電視雖然在去年高端電視市場份額超過五成,而且存在成本較高、燒屏等問題;另一個限制了OLED電視普及的原因是受制于產能,預計LGD明年在廣州的8.5代OLED面板生產線投產后其OLED面板產能將翻倍,然而2017年OLED電視占全球電視市場份額僅1%左右,即使LGD大幅增加OLED面板產能依然難以在未來數年時間取代TFT-LCD。這導致OLED電視在電視市場普及遭遇阻滯,為miniLED電視提供了機會。

  正是因為這些有利因素,中國臺灣的面板企業(yè)選擇了研發(fā)miniLED技術,近幾年來它頻頻舉辦技術研討會,集中中國臺灣的企業(yè)試圖加快將這項技術商用,通過在電視市場取得競爭優(yōu)勢后積累技術和資金再進一步研發(fā)microLED技術,從現實來看,這確實是一個正確的道路。

  不過臺媒同時也表示,雖然miniLED技術離批量生產依然存在一定距離,中國臺灣的企業(yè)需要加快該項技術的進展已實現規(guī)?;a,提高良率、降低成本以達到商用水平。

  中國大陸的面板企業(yè)也認識到了microLED技術的優(yōu)勢,如中國最大的面板企業(yè)京東方在積極推進OLED面板技術(其第一條OLED面板生產線已在去年底成功投產,近期華為推出的旗艦手機mate20 Pro就部分采用了其OLED面板,第二條OLED面板生產線也在加緊建設中)也在為microLED技術做準備,在中國臺灣研發(fā)miniLED技術的情況下,未知京東方會否跟進miniLED技術還是直接研發(fā)microLED技術。



關鍵詞: miniLED OLED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