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汽車電子 > 業(yè)界動態(tài) > 電池工廠投資逾特斯拉兩倍 大眾意欲何為

電池工廠投資逾特斯拉兩倍 大眾意欲何為

作者: 時間:2016-06-01 來源:界面 收藏

  眼下,汽車集團仍未擺脫麻煩。這家德國汽車制造商在過去多年內利用欺騙手段對美國環(huán)保法的“褻瀆”正令其付出數十億美元,外加難以計算的公信力損失。更糟糕的是,這場在柴油車領域爆發(fā)的丑聞已逐漸威脅到公司的未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2s4d.com/article/201606/292053.htm

  從去年開始,作為擁有全球最暢銷車型的汽車制造商,集團不得不對長期以來“押寶柴油車”的核心戰(zhàn)略做出重大調整,轉而開始關注新能源產品。

  如今,該集團正想方設法蓋過的風頭,后者是一家依靠電動車戰(zhàn)略起家的美國汽車制造商。有跡象顯示,汽車已準備好一筆龐大的資金,用于建設一座投資規(guī)模或高達1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23.8億元)的電池工廠,以期開創(chuàng)新的未來。

  汽車創(chuàng)始人、CEO伊隆·穆斯克(Elon Musk)已將公司的未來與興建一座價值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29億元)的超級電池工廠(Gigafactory)牢牢捆綁在了一起。這座規(guī)模宏大的工廠位于美國內華達州,其落成后將令的鋰離子電池產能一舉翻番。穆斯克稱,該工廠所帶來的規(guī)模效益將有助特斯拉將電池制造成本降低30%。對電動車而言,電池始終是其造價最昂貴的部件。

  特斯拉方面正式,盡管這座超級電池工廠無法在未來2個月內竣工,但一場在已建成區(qū)域內進行的小型開工典禮將于今年7月29日舉行。截至目前,上述工廠已部分投產,其生產的太陽能電池主要被應用于公共設施、企業(yè)及地產業(yè)主。

  相比之下,大眾汽車的計劃眼下僅具雛形。相關媒體近期披露,大眾此舉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順利擺脫“柴油門”危機,并嘗試借此成為電動車制造技術領域的行業(yè)領袖。

  作為上述戰(zhàn)略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大眾集團于5月24日公布了向Gett投資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9.74億元)的計劃,后者是一家以汽車分享應用為主營業(yè)務的以色列公司。雙方將通過建立戰(zhàn)略伙伴關系進行數據共享、探索未來項目合作的可能性。而大眾方面或將借此舉消除“柴油門”在環(huán)境保護領域所造成的負面影響。

  另據上述德國媒體消息,在即將于6月22日召開的集團會議上,大眾汽車董事會極有可能對投資興建電池工廠一事表示支持。但從計劃涉及的開支規(guī)模來看(其投資規(guī)模是特斯拉的兩倍),大眾集團的電池計劃將是一項極為典型的全球戰(zhàn)略。

  上述工廠或將建在位于德國東北部的薩爾茨基特(Salzgitter),大眾汽車集團目前在當地生產內燃機引擎。目前尚無跡象表明,大眾方面未來是否會依靠自己的電池化工與設計技術來推進電池計劃,但可以明確的一點是,該公司正極力避免對現有的電池制造巨頭——例如松下(為特斯拉制造電池)、LG(通用汽車等公司的供應商)或三星等公司產生依賴。

  如果大眾集團最終決定完全靠自己的力量,那將是一場賭注相當巨大的賭博。因為它將與目前處于行業(yè)主導地位的多家元老級企業(yè)展開競爭,而后者已經通過多年的試錯,解決了電池制造過程中最為復雜的問題。另外,在已形成商業(yè)規(guī)模的鋰電池化工企業(yè)中,大眾汽車幾乎也找不到希望避開的那幾個亞洲巨頭之外的選擇。

  雖然如此,但大眾方面依然在今年5月的最后幾天高調宣布,計劃在2025年之前實現每年向全球市場輸出100萬臺新能源車的目標,其中包括純電動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

  而在特斯拉方面,穆斯克稱將在2020年之前達到與大眾汽車相同的銷售水平。不過大部分分析師認為,這一目標的兌現時間恐怕將晚于其預期,可能更接近大眾集團所設定的時間點。

  大眾集團的舉動被認為是為了應對各大主要市場上越來越嚴格的二氧化碳排放限制。

  “道理很簡單,不同地區(qū)的二氧化碳限制法規(guī)就是為了促使每家汽車制造廠商向市場上提供更為環(huán)保的新能源出行方式。”大眾集團電動整車研發(fā)負責人托馬斯·利伯(Thomas Lieber)解釋道。

  他表示,大眾集團對多個市場2025年的法定二氧化碳排量限值進行了預測,繼而得出了100萬臺的目標數字。“比方說,中國正在擬定的相關草案對我們來說就有極強的參考價值。”利伯說。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大眾 特斯拉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