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設計應用 > 改進型CIC抽取濾波器設計與FPGA實現(xiàn)

改進型CIC抽取濾波器設計與FPGA實現(xiàn)

作者: 時間:2009-07-03 來源:網(wǎng)絡 收藏

最后,非遞歸結構中每一級再采用多相技術進一步降低功耗??紤]到中間第二、三、四級階數(shù)比較高,因此將每級分解實現(xiàn),相當于引進流水線技術,提高電路速率。第二級與第四級均為10階,分解為2個5階級聯(lián)的結構,第三級為14階,分解為5階、4階、5階。這樣除了SINE濾波器,整個濾波器只有(1 +z-1)4與(1+z-1)5兩種結構。這種高度規(guī)則的結構使電路設計和版圖設計變得更加容易。SINE濾波器放在最后一級如圖5所示。

4 仿真結果
為了快速有效地驗證濾波器性能,使用Matlab的simulink工具搭建了三階sigma-delta調制器,輸入各種頻率的正弦波產(chǎn)生高速1,0信號,作為濾波器的輸入。濾波器實現(xiàn)是采用Xilinx公司SPARTAN-3系列開發(fā)板,在ISE 6.3環(huán)境下進行的。為了進行比較,分別采用文獻[4]中給出的轉換抽取結構與圖4、圖5給出的改進結構實現(xiàn)。頂層結構與仿真結果如圖6所示(其中clk 為輸入時鐘;rst_n為復位信號,也可視為使能信號,低電平有效;data_in為1 b的輸人數(shù)據(jù);data_out為47 b補碼輸出;data_en為輸出數(shù)據(jù)變化指示信號)。

根據(jù)綜合報告,采用文獻[4]中電路結構實現(xiàn)的,使用的邏輯資源為1 704.個,占器件總資源的88%,而采用圖4、圖5中的優(yōu)化電路結構時,在濾波性能不變的前提下,使用的邏輯資源減少為1 261個,占器件總資源的65% ,說明對結構的改進與優(yōu)化大大節(jié)省了硬件資源。

5 結 語
這里在文獻[4]的基礎上提出一種改進型的CIC濾波器,大大提高了其通帶特性,相較于傳統(tǒng)CIC濾波器,無論在阻帶還是通帶特性都有明顯改善,適合應用于高精度∑-△模數(shù)轉換器中。在實現(xiàn)的過程中,對文獻[4]中的結構進行優(yōu)化,使部分電路工作在更低的頻率下,大大降低了功耗;采用非遞歸結構,結合傳輸函數(shù)自身的特性合并部分分式,降低了電路復雜性;在每級處理時僅采用加法器和延時單元,節(jié)省了硬件資源,提高了實用性。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