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tǒng) > 業(yè)界動態(tài) > 美國欲掌控智能電網標準關聯半導體市場

美國欲掌控智能電網標準關聯半導體市場

作者: 時間:2010-07-08 來源:semi 收藏

  向低碳社會挺進的美國打算控制智能電網領域的主導權,并聲稱將為此竭力取得智能電網的國際標準。目前,NIST(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所)已開始與日本經濟產業(yè)省展開標準化討論,而且IEC(國際電工委員會)也在美國主導下展開了研究。包括政府保證的額度在內,美國準備向可再生能源等綠色產業(yè)投入 1000億美元的資金,力爭在2020年之前將溫室氣體比2005年削減14%。這一目標的實現要依靠節(jié)能、可再生能源及環(huán)保汽車(插電混合動力車)為主力軍,而作為可為此提供依托的基礎設施,智能電網被寄予了厚望。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2s4d.com/article/110694.htm

  對標準的掌控將成為利潤的源泉

  像智能電網這樣的業(yè)務,不掌握標準就很難獲得利益。日本的數字電視、導航儀及手機等就是其中的典型。日本盡管在這些技術和產品上處于世界一流水平,但由于一直未取得國際標準,因此從開展全球業(yè)務的角度來看,并不成功。日本要想在電網方面取得國際標準,需要將配電電壓設定為與全球標準統(tǒng)一的 230V。日本的電網具有很高的可靠性,每個用戶的年事故停電時間只有19分鐘,遠遠短于美國的97分鐘,法國的51分鐘,英國的88分鐘。而且,整個國家的節(jié)能意識也很強,推出了夜間廉價電力等多種選擇,促進了用戶的錯峰用電。

  不過,美國已有多家企業(yè)開始涉足智能電網的基礎設施業(yè)務。比如,美國通用電氣(GE)已開始與美國谷歌合作,并由谷歌發(fā)表了稱為“Google Power Meter”的智能電表。該裝置可安裝在家庭及辦公樓的電表上,經過互聯網來進行確認和分析,而且將來還有望通過網絡來控制用電量。另外,谷歌可能還在考慮一種新的業(yè)務模式,就是為用戶免費安裝智能電表,然后從通過網絡控制用電量而節(jié)省下來的電費中提取一部分作為谷歌的收入。

  日本將智能電網誤解為單純的新一代電網。而美國則將智能電網當作旨在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新型基礎設施,并認為還可將其用作新型信息基礎設施,由此實現“信息包圍下的社會(Ambient Society)”。換句話說,智能電網并非只是單純改變配電設施,設置計測功能高的智能電表就行了,而是要連同電網以及能夠在電網上開展什么樣的服務及業(yè)務在內,進行全面考慮。如果這樣理解的話,目前具有高可靠性的日本現有電網也可能會在瞬間陷入落后局面。

  智能電網可生產巨大的業(yè)務機會。美國能源部的報告指出,“智能電網具有4倍于其投資額的社會效益。具體而言,雖然今后20年內需要進行1650 億美元的投資,但由此帶來的社會效益卻可達到6380億~8020億美元”。目前谷歌已開始涉足增長迅速的智能電網軟件業(yè)務,發(fā)表了以數分鐘為單位來顯示各家電用電量的家用Web應用程序的試制版。谷歌認為,通過使能源使用量實時可視化,可激發(fā)用戶節(jié)約用電的意識,促使其改變用電行為,從而平均減少 5~15%的用電量。

  智能電網關聯到2030年將形成7萬億日元的市場

  下面來分析一下智能電網所使用的。首先,智能電表被設置在最貼近生活的地方,但卻需要配備(微控制器)、應用處理器和 (Radio Frequency)及PLC(Power Line Communications)等通信芯片。其次,正在順利進入家庭的太陽能發(fā)電系統(tǒng)也要采用作為重要部件的變頻器。太陽能發(fā)電雖然產生的是直流電,但卻可通過變頻器轉換成固定頻率的交流電進行供電。一個太陽能電池最高只有0.5V左右的電壓,因此需要多個串聯起來用變頻器轉換成100V交流電。變頻器在交流發(fā)電但發(fā)電量等不穩(wěn)定的風力發(fā)電中同樣很重要。

  另外,將來各種各樣的電力估計會相互買賣,并入同一電網。這時就需要使用能夠充分進行傳輸管理的電力路由器。通過電力路由器,可一邊對頻率不同的電力進行轉換及調整,一邊收集電力數據包,而后或暫時蓄電,或進行所需負荷的傳輸。這一過程也需要使用功率。考慮這些因素的話,預計智能電網相關半導體的需求到2020年將達到1.1萬億日元,到2030年將達到約7萬億日元。



關鍵詞: 半導體 MCU RF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