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需要的所有傳感器
來源: EEPW

1
傳感器的種類及特征
2
毫米波雷達的原理和功能
毫米波雷達的分類

車輛上搭載的毫米波雷達通常使用兩個波段。毫米波雷達使用的是76GHz波段的電波(毫米波*1)。BSM使用的是24GHz波段的電波(準毫米波)。
毫米波雷達的構成

毫米波雷達的原理

通過FM-CW方式*2監(jiān)測距離、相對速度和方向。
3
激光雷達的原理和功能
激光雷達的分類

針對測量距離的遠近,激光雷達可分為非掃描式(FLASH)激光雷達和掃描式激光雷達。
FLASH激光雷達

在短時間內(nèi)向前方發(fā)射大面積的激光,依靠高靈敏度的探測器對回波信號進行收集并繪制成像。
掃描式激光雷達

MEMS激光雷達

MEMS(Micro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即微機電系統(tǒng),是指尺寸在幾毫米乃至更小的高科技裝置,其內(nèi)部結構一般在微米甚至納米量級,是一個獨立的智能系統(tǒng)。
4
超聲波傳感器的原理和功能
*參考:超聲波所在頻段人耳無法聽到。
超聲波傳感器的構成

超聲波傳感器如何工作?

超聲波****發(fā)出超聲波,超聲波遇到障礙物會返回,超聲波傳感器正是根據(jù)發(fā)射波和回波之間的時間差來測定發(fā)射點到障礙物的實際距離。
怕臟的超聲波傳感器

*2參考:擋板即護圈(保護零件),相當于超聲波傳感器嵌入車輛的緩沖器。
5
攝像頭傳感器的原理和功能
攝像頭傳感器的分類和構成

攝像頭傳感器分為單鏡頭攝像頭和多鏡頭立體攝像頭兩種。單鏡頭攝像頭識別的是平面影像,而多鏡頭立體攝像頭內(nèi)置2個攝像頭,除了可以識別立體物體,還可以測算到目標物體的距離。
*參考:投影點坐標的位置不精確會影響檢測精度。請確保鏡頭已得到充分的校正、調(diào)整。
攝像頭傳感器如何工作?

攝像頭傳感器通過獲取攝像頭拍攝的車輛周邊的實景畫面,從實景畫面中抽取場景特征信息、調(diào)整顯像濃度,對畫面進行預處理。根據(jù)預處理結果,更容易辨別對象的特征及形狀、顏色等信息,從而提高檢測速度。
目標物體處理流程

圖像傳感器通過圖像處理識別對象物體,根據(jù)駕駛輔助ECU檢測到的信息進行內(nèi)容識別、判斷、控制車輛。
檢測車道

從經(jīng)過處理的圖像上抽取邊緣畫面(亮度變化大的區(qū)域),從邊緣畫面中找出行車線標記(車道兩側的實線及虛線,直道顯示為直線),通過行車線標記測定車道。
檢測道路標識

從經(jīng)過處理的圖像上抽取對應的候補點,尋找由各點分布構成的直線、曲線、平面等任意圖形,按照特定的模板推定標識。通過標識信息進行判斷并控制車輛。
檢測行人

人物圖像由于體型、姿勢、衣著等因素影響較難識別。因此,從圖像中區(qū)分出靜止的背景和運動的人物,需要根據(jù)模型化部位(手腳等較大部位的圖形)以及統(tǒng)計性特征(全身圖像等)進行識別,符合特征的則被判定為行人。根據(jù)車輛與行人間的位置關系及測算的距離,識別、判斷、控制車輛。
多鏡頭立體攝像頭

單鏡頭攝像頭拍攝到的某一個圖像,在轉化成二次元畫面時,由于缺少目標物體縱深數(shù)據(jù)導致無法進行立體識別。而多鏡頭立體攝像頭融合了2個攝像頭拍攝的圖像從而獲得視覺差,并利用視覺差使用三件測量的方式計算出縱深數(shù)據(jù)。因此,立體地識別目標物體的大小及形狀。
6
寫在最后
*博客內(nèi)容為網(wǎng)友個人發(fā)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