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基礎知識 > 譯碼器原理

譯碼器原理

作者:蔣雅嫻 時間:2015-10-22 來源:電子產(chǎn)品世界 收藏

  導讀:一般我們指的譯碼器是從一種數(shù)據(jù)表示形式轉換為另一數(shù)據(jù)表示形式的器件,而指令的解析未必就是你說到的譯碼器可以解決的,下面我們就來學習一下吧~~~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2s4d.com/article/281693.htm

1.--簡介

  譯碼器(decoder)是一類多輸入多輸出組合邏輯電路器件,其可以分為:變量譯碼和顯示譯碼兩類。它是可以將輸入二進制代碼的狀態(tài)翻譯成輸出信號,以表示其原來含義的電路。常見的有n線-2^n線譯碼和8421BCD碼譯碼兩類;顯示譯碼器用來將二進制數(shù)轉換成對應的七段碼,一般其可分為驅動LED和驅動LCD兩類。

2.--分類

  譯碼器的種類很多,但它們的工作原理和分析設計方法大同小異,其中二進制譯碼器、二-十進制譯碼器和顯示譯碼器是三種最典型,使用十分廣泛的譯碼電路。

  二進制碼譯碼器,也稱最小項譯碼器,N中取一譯碼器,最小項譯碼器一般是將二進制碼譯為十進制碼;

  代碼轉換譯碼器,是從一種編碼轉換為另一種編碼;

  顯示譯碼器,一般是將一種編碼譯成十進制碼或特定的編碼,并通過顯示器件將譯碼器的狀態(tài)顯示出來。

3.譯碼器原理

  譯碼器可以將輸入代碼的狀態(tài)翻譯成相應的輸出信號,以高、低電平的形式在各自的輸出端口送出,以表示其意愿。譯碼器有多個輸入端和多個輸出端。假如輸入的端個數(shù)為,每個輸出端只能有兩個狀態(tài),則輸出端個數(shù)最多有2n個。常用譯碼器輸入、輸出端頭數(shù)來稱呼譯碼器,如3線-8線譯碼器,4線-10線譯碼器等。

  拓展閱讀:

  1.譯碼器工作原理

  2.單片機譯碼器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3.譯碼器

  



關鍵詞: 譯碼器原理

評論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