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業(yè)界動態(tài) > 智能家居產品該如何設計:不求用戶與你互動

智能家居產品該如何設計:不求用戶與你互動

作者: 時間:2014-10-13 來源:騰訊科技 收藏

  產品創(chuàng)業(yè)公司VivaLabs的CEO兼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亨里克-霍倫(HenrikHolen)近日撰文稱,設計令人滿意的產品應遵守四個原則:不求用戶互動,讓用戶當家作主,改善產品以及替用戶分憂。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2s4d.com/article/263850.htm

  想要掙大錢嗎?設計一款可以清空自己的洗碗機吧。

  現(xiàn)在,模仿市面上的產品非常容易,但是真正好的產品——真正為消費者解決實際問題的產品——會讓人們擠破你公司的門來搶購。

  好產品的特質是可以減少碳排放、讓人們感覺安全放心以及使用簡單,不需要人們進行太多操作。

  可惜的是,除了少數產品外,大多數智能家居產品都達不到這些要求。相反,生產商往往認為用戶需要一個可以自己動手的平臺,而不是一個可以改善其生活的產品。他們的解決方案是由工程師提出的,也是為工程師服務的,它往往要求用戶具有極高的技術熱情和水平。普通用戶可能只有望洋興嘆。

  在VivaLabs公司,我們花費了幾年時間來研究如何設計出讓普通用戶也能輕易上手的智能家居產品。通過無數次與家庭用戶溝通以及根據他們的反饋意見進行改進,我們明白了大眾智能家居產品應該如何設計,消費者希望它們如何運行。下面是我們掌握的四個原則。

  1.不求用戶與智能家居產品互動。

  如果你具有開發(fā)網絡或應用程序的背景,那么你可能習慣了與你的產品積極互動的用戶。它們會選擇性地使用你提供的功能,并與你開展積極的互動。

  但是,當涉及到智能家居產品時,這種互動就會明顯少很多。

  你什么時候使用臺燈?是當你打開臺燈開關的時候,還是當你準備在燈下讀書的時候?積極的互動只是我們使用智能家居產品過程中的極小部分。在大多數時候,它們會在幕后工作,幫助我們開始舒適的生活,而不是吸引我們的注意力。

  甚至連那些安裝智能家居產品的人,也很少會與這些產品進行有意義的互動。普通的用戶平時甚至都不知道它們的存在。兒童、客人或家里的寵物在使用智能家居產品的時候可能根本意識不到它的存在。盡管如此,智能家居產品仍然需要發(fā)揮它應有的作用。

  2.這是用戶的世界,不是你的世界。

  由于你的用戶并沒有意識到他們正在使用你的產品,因此你就不要指望他們會遵守你設定的規(guī)則。在應用程序中,你可以設定自己的規(guī)則。但是,在用戶的家中,用戶就是規(guī)則的制定者。他們不會改掉多年養(yǎng)成的習慣,來遷就你的看法。

  你的產品要迎合用戶的需求和習慣,否則它就會無法按照用戶的喜好來處理事情,進而在用戶眼中變得一文不值。

  3.改善現(xiàn)有產品,而不是改變用戶使用習慣。

  你的智能家居產品至今無法獲得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它們是給喜愛科技的人打造的。由于這些人是早期的使用者,因此他們更樂于嘗試新鮮事物,也更能容忍產品的缺陷。生產商往往會傾向于關注這類人群,但是這樣做將會使得它們無法將產品的受眾從早期使用者拓展到大眾市場。

  并非所有的東西都需要接入互聯(lián)網。有些不上網的東西并非就一無是處。例如,照明開關就很好用,你無法改變人們使用它的習慣。

  要進入大眾市場,你就必須重新設計和改善產品,而不是取代它。要贏得用戶,你就必須專注于打造真正有價值的服務和產品。

  Nest是一款很受歡迎的具有學習功能的恒溫箱,最近已被谷歌(微博)收購。它重新設計和改善了恒溫箱,而且做得相當不錯。傳統(tǒng)的“智能”恒溫箱會增加很多功能,你可以設計程式、制定計劃和選擇模式,但是它們并沒有改善恒溫箱的實際使用體驗。

  Nest所做的就是設法改善現(xiàn)有的恒溫箱體驗,在不改變用戶使用習慣的前提下,盡可能地讓產品用起來更舒適,以及更省錢。

  4.自動替用戶分憂解難。

  在使用智能家居產品的時候,人們希望少動手和少動腦。如果你能夠幫助他們做到這一點,那么你就找到了成功的鑰匙。你的智能家居產品必須能夠幫助用戶清除日常生活中令他們煩心的小事和重復單調的事情。

  對于我們VivaLabs公司的人來說,這就是指“”。在我離開家的時候,暖氣裝置會自動關閉,燈光會自動熄滅,防盜警鈴會自動開啟。所有這些我以前必須費腦子記憶的事情,現(xiàn)在都由智能產品自動完成。在繁忙的生活中,這些小事可以幫助用戶省心不小,我們相信這就是智能家居的未來。

  在未來一兩年內,我們大多數人將有機會讓我們的家變得更加智能。蘋果、谷歌、三星和你當地的有線電視公司會爭相成為支持你日常生活的平臺。它們是否能夠成功,將取決于它們能否真正理解我們的日常生活。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