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照明產品在生產在線測試的可行性與必要性
LED因其省電、環(huán)保的特性,普遍被認為是下世代的主流照明技術,各廠商各國政府無不看好此項技術,紛紛投入大量資源投資,然而時至今日,LED照明相對偏高的價格,讓市場的開展始終不如預期。除了價格因素之外,LED照明的規(guī)格標示不一、參差不齊的質量、無法預期的可靠度等等,也都是LED照明市場推廣的阻礙。有鑒于此,各LED照明標準紛紛出臺,對量測手法也多所著墨,如IESLM-79便規(guī)范了積分球與分布亮度計等量測方式。然而標準規(guī)范的方式往往只考慮了準確性,對使用上的方便性、測試所需花費的時間等等其他因素往往忽略,使得標準所規(guī)范的量測方式只能在實驗室應用,如積分球與分布亮度計的上下料件便利性,測試所需花費的空間與時間等,均使其在生產在線不易使用,而只在實驗室里的少量測試,對于整體LED照明產品的質量提升幫助有限,也使消費者不易更廣泛的接受LED照明產品。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2s4d.com/article/222295.htm系統(tǒng)原理
若能有一測試方式能滿足如下條件:1)方便上下料件,2)設備尺寸適中,3)量測時間快速,4)測試成本低廉,5)量測數值能與實驗室設備有良好比對結果,則LED照明產品在生產在線百分之百測試將是可行,LED照明產品的質量問題也才能不再為消費者詬病。
因此,假若能在LED待測物周圍,以適當的方式布滿光偵測器,則此量測設備本身將只比待測物尺寸略大一些,而此量測設備亦較容易與自動化結合。
致茂電子推出一創(chuàng)新之量測方式,采用單晶硅太陽能板(mono-crystalline silicon solar cell)為光偵測器,在待測物周圍適當布滿,如圖一的燈泡測試與圖二的燈管測試結構,利用太陽能板的光電轉換原理,以及太陽能板相對大面積與成本較低廉之特點,不僅大幅縮減了量測設備尺寸,也大幅提升了測試速度,含上下料件時間在內,每顆LED燈泡的所有光電參數測試可在六秒鐘內完成,實現(xiàn)了在生產在線測試的可能性。
圖一 創(chuàng)新燈泡量測系統(tǒng)
圖二 創(chuàng)新燈管量測系統(tǒng) 本方法利用太陽能板接收到光的能量能轉換成電的特性,來達成光能量偵測的目的。一般商用單晶硅太陽能板對波長的響應如圖三所示,圖中列了三片太陽能板的波長響應實際量測數據,由圖中可知,在一般LED的波長應用范圍內,單晶硅太陽能板均能有不錯的響應。而太陽能板的短路電流,其電流值大小為其所接收光能量的函式,由此特性,便能藉由量測此短路電流的數值,而得知LED照明產品所發(fā)出光的能量,亦即其流明值。當然,太陽能板的質量須經過嚴格的篩選程序,方能用來做為光偵測器,例如每片太陽能板上各區(qū)的響應度均需一致等等條件。
圖三 單晶硅太陽能板波長響應
系統(tǒng)架構
在LED照明市場推廣過程中,各國政府無不推行各相關標準規(guī)范,如美國的能源之星計劃,便要求LED照明廠家提供光電參數規(guī)格予消費者,諸如光通量流明(lumen)、功率因子(power factor)、色溫(CCT)、演色性(CRI)、發(fā)光效率(efficacy,lm/W)…等等,所以一完善的生產量測設備,需有能力能完成這些所有的光電參數量測。因此,此量測系統(tǒng)包含了交流電源、數字功率表、直流電源、與光學量測模塊。光學量測模塊如上述圖一與圖二所示,模塊根據待測物尺寸做適當設計,于模塊內側各面貼附太陽能板做為光偵測器,并配備有光譜儀與多信道光纖,如圖六所示,用以量測顏色相關參數。
以球泡燈量測設備為例,其系統(tǒng)架構如圖四,光學量測模塊如圖五所示。其中各模塊之功能如下:
交流電源:提供待測物交流電源
直流電源:提供待測物直流電源
數位功率表:量測相關電性參數
光學量測模塊:提供光學參數量測之光路與工具
光譜儀:量測顏色相關參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