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設計應用 > 石英晶體的原理及特性

石英晶體的原理及特性

作者: 時間:2018-08-07 來源:網(wǎng)絡 收藏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2s4d.com/article/201808/385669.htm

OCXO的主要優(yōu)點是,由于采用了恒溫槽技術,頻率溫度特性在所有類型晶振中是最好的,由于電路設計精密,其短穩(wěn)和相位噪聲都較好。主要缺點是功耗大、體積大,需要5分鐘左右的加熱時間才能正常工作等。我公司生產的此類晶振的典型指標如下:

2) 溫度補償晶體振蕩器(以下簡稱TCXO)。

其對溫度穩(wěn)定性的解決方案采用了一些溫度補償手段,主要原理是通過感

應環(huán)境溫度,將溫度信息做適當變換后控制晶振的輸出頻率,達到穩(wěn)定輸出頻率的 效果。傳統(tǒng)的TCXO是采用模擬器件進行補償,隨著補償技術的發(fā)展,很多數(shù)字化補償大TCXO開始出現(xiàn),這種數(shù)字化補償?shù)腡CXO又叫DTCXO,用單片 機進行補償時我們稱之為MCXO,由于采用了數(shù)字化技術,這一類型的晶振再溫度特性上達到了很高的精度,并且能夠適應更寬的工作溫度范圍,主要應用于軍工 領域和使用環(huán)境惡劣的場合。在廣大研發(fā)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我公司自主開發(fā)出了高精度的MCXO,其設計原理和在世界范圍都是領先的,配以高度自動化的生產 測試系統(tǒng),其月產可以達到5000只,其設計原理如圖4。

圖4 MCXO數(shù)字溫補晶振原理框圖

這類型晶振的典型的應用指標如下:

3) 普通晶體振蕩器(SPXO)。這是一種簡單的晶體振蕩器,通常稱為鐘振,其工作原理為圖3中去除“壓控”、“溫度補償”和“AGC”部分,完全是由晶體的自由振蕩完成。這類晶振主要應用于穩(wěn)定度要求不高的場合。

4) 壓控晶體振蕩器(VCXO)。這是根據(jù)晶振是否帶壓控功能來分類,帶壓控輸入引腳的一類晶振叫VCXO,以上三種類型的晶振都可以帶壓控端口。 (end) 晶振原理 作者 louguofa 日期 2006-11-28 23:00:00

今天調電路碰到了一些關于晶振的問題,又重新翻了一遍晶振的相關知識:

無源晶體與有源晶振的區(qū)別、應用范圍及用法:

1、無源晶體——無源晶體需要用DSP片內的振蕩器,在datasheet上有建議的連接 方法。無源晶體沒有電壓的問題,信號電平是可變的,也就是說是根據(jù)起振電路來決定的,同樣的晶體可以適用于多種電壓,可用于多種不同時鐘信號電壓要求的 DSP,而且價格通常也較低,因此對于一般的應用如果條件許可建議用晶體,這尤其適合于產品線豐富批量大的生產者。無源晶體相對于晶振而言其缺陷是信號質量較差,通常需要精確匹配外圍電路(用于信號匹配的電容、電感、電阻等),更換不同頻率的晶體時周邊配置電路需要做相應的調整。建議采用精度較高的石英晶 體,盡可能不要采用精度低的陶瓷警惕。

2、有源晶振——有源晶振不需要DSP的內部振蕩器,信號質量好,比較穩(wěn)定,而且連接方式相對簡單(主要是做好電源濾波,通常使用一個電容和電感構成的PI型濾波網(wǎng)絡,輸出端用一個小阻值的電阻過濾信號即可),不需要復雜的配置電路。有源晶振通常的用法:一腳懸空,二腳接地,三腳接輸出,四腳接電壓。相對于無源晶體,有源晶振的缺陷是其信號電平是固定的,需要選擇好合適輸出電平,靈活性較差,而且價格高。對于 時序要求敏感的應用,個人認為還是有源的晶振好,因為可以選用比較精密的晶振,甚至是高檔的溫度補償晶振。有些DSP內部沒有起振電路,只能使用有源的晶 振,如TI 的6000系列等。有源晶振相比于無源晶體通常體積較大,但現(xiàn)在許多有源晶振是表貼的,體積和晶體相當,有的甚至比許多晶體還要小。

幾點注意事項:

1、需要倍頻的DSP需要配置好PLL周邊配置電路,主要是隔離和濾波;

2、20MHz以下的晶體晶振基本上都是基頻的器件,穩(wěn)定度好,20MHz以上的大多是諧波的(如3次諧波、5次諧波等等),穩(wěn)定度差,因此強烈建議使用低頻的器件,畢竟倍頻用的PLL電路需要的周邊配置主要是電容、電阻、電感,其穩(wěn)定度和價格方面遠遠好于晶體晶振器件;

3、時鐘信號走線長度盡可能短,線寬盡可能大,與其它印制線間距盡可能大,緊靠器件布局布線,必要時可以走內層,以及用地線包圍;

4、通過背板從外部引入時鐘信號時有特殊的設計要求,需要詳細參考相關的資料。

此外還要做一些說明:

總體來說晶振的穩(wěn)定度等方面好于晶體,尤其是精密測量等領域,絕大多數(shù)用的都是高檔的晶振,這樣就可以把各種補償技術集成在一起,減少了設計的復雜性。試想,如果采用晶體,然后自己設計波形整形、抗干擾、溫度補償,那樣的話設計的復雜性將是什么樣的呢?我們這里設計射頻電路等對時鐘要求高的場合,就是采用 高精度溫補晶振的,工業(yè)級的要好幾百元一個。

特殊領域的應用如果找不到合適的晶振,也就是說設計的復雜性超出了市場上成品晶振水平,就必須自己設計了,這種情況下就要選用晶體了,不過這些晶體肯定不是市場上的普通晶體,而是特殊的高端晶體,如紅寶石晶體等等。

更高要求的領域情況更特殊,我們這里在高精度測試時采用的時鐘甚至是原子鐘、銣鐘等設備提供的,通過專用的射頻接插件連接,是個大型設備,相當笨重。

1、 晶振:即所謂石英晶體諧振器和石英晶體時鐘振蕩器的統(tǒng)稱。不過由于在消費類電子產品中,諧振器用的更多,所以一般的概念中把晶振就等同于諧振器理解了。后者就是通常所指鐘振。

2、 分類。首先說一下諧振器。

諧 振器一般分為插件(Dip)和貼片(SMD)。插件中又分為HC-49U、HC-49U/S、音叉型(圓柱)。HC-49U一般稱49U,有些采購俗稱 “高型”,而HC-49U/S一般稱49S,俗稱“矮型”。音叉型按照體積分可分為3*8,2*6,1*5,1*4等等。貼片型是按大小和腳位來分類。例 如7*5(0705)、6*3.5(0603),5*3.2(5032)等等。腳位有4pin和2pin之分。

而振蕩器也是可以分為插件和貼片。 插件的可以按大小和腳位來分。例如所謂全尺寸的,又稱長方形或者14pin,半尺寸的又稱為正方形或者8pin。不過要注意的是,這里的14pin和 8pin都是指振蕩器內部核心IC的腳位數(shù),振蕩器本身是4pin。而從不同的應用層面來分,又可分為OSC(普通鐘振), TCXO(溫度補償),VCXO(壓控),OCXO(恒溫)等等。

3、 基本術語。我想這也是很多采購同學比較模糊的地方。這里我選了一些常用的諧振器術語拿來做一下解釋。

Frequency Tolerance(調整頻差):在規(guī)定條件下,在基準溫度(25±2℃)與標稱頻率允許的偏差。一般用PPm(百萬分之)表示。

Frequency Stability(溫度頻差):指在規(guī)定的工作溫度范圍內,與標稱頻率允許的偏差。用PPm表示。

Aging(年老化率):在規(guī)定條件下,晶體工作頻率隨時間而允許的相對變化。以年為時間單位衡量時稱為年老化率。

Shunt Capacitance(靜電容):等效電路中與串聯(lián)臂并接的電容,也叫并電容,通常用C0表示。

Load Capacitance(負載電容):與晶體一起決定負載諧振頻率fL的有效外界電容,通常用CL表示。

一般最關注的參數(shù)有2個,即調整頻差,負載電容。有一部分對溫度頻差有要求。如果工作溫度范圍比較廣,則會對工作溫度范圍有所要求,即所謂寬溫。

4、選用:主要講講諧振器。理論上來說,只要參數(shù)確定,選任何一種型號都是可以正常使用的。例如49U和49S替換,49S和圓柱以及和貼片替換,都是沒有問 題的。但在實際選擇中會根據(jù)電路特點,成本以及便利性來考量和選擇。一般來說,簡單的應用中主要都是從成本在考慮。但是有些產品或者電路會對晶振的等效電阻,激勵功率等等提出要求,所以就會在不同的型號中加以選擇。另外,貼片則主要是為了適應產品日益小型化和提高生產效率的要求。聽到有些采購朋友說,只能 選49S而不能用49U或者反之,這是一個小誤區(qū)。呵呵。

而鐘振的選擇則主要決定產品電路的特性的要求,一般來說鐘振在精密性以及需要達到相關應用的要求會更好。例如手機,通信機站,衛(wèi)星等等。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