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業(yè)界動態(tài) > 華人工程師盜竊蘋果商業(yè)機密,后果有多嚴重?

華人工程師盜竊蘋果商業(yè)機密,后果有多嚴重?

作者: 時間:2018-07-19 來源:虎嗅網 收藏
編者按:在當前中美貿易摩擦沖突加劇的時期,這名工程師恰好是華人,這是否會使本案更加敏感?

  最后一刻買的國際機票、飛機臨起飛前被FBI逮捕、監(jiān)控攝像錄下的非正常時間回公司……前工程師張曉浪(音譯)因涉嫌“竊取商業(yè)機密”的新聞,離好萊塢大片只差一首主題曲。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2s4d.com/article/201807/383511.htm

  如今,張曉浪面臨聯(lián)邦政府“盜竊商業(yè)秘密罪”的指控,并面臨高達10年監(jiān)禁以及25萬美元的罰款。根據最新消息,美國時間周一(16日),張曉浪在加州圣何塞聯(lián)邦法庭接受庭審,但當庭否認指控,并表示不會認罪,提交30萬美元進行保釋。

  今天,密探希望跟大家分析分析,這起泄密案會如何演變,為什么領域頻繁“泄密”?眾多華人工程師會因此事躺槍嗎?

  事件回顧:FBI在航班起飛前抓人

  2015年12月,張曉浪加入核心機密的項目“Project Titan”,主攻硬件領域研發(fā)。

  直到2018年4月,張曉浪開始休產假。4月28號,休假歸來,跟主管說計劃辭職,并且提到準備加盟中國公司小鵬汽車。張在和經理談及辭職時的“支支吾吾、語焉不詳”引起警覺,蘋果立馬對張進行調查,調查發(fā)現(xiàn):

  離職前張在蘋果內網訪問相關活動變得很頻繁,與前兩年相比呈指數(shù)型增長;張還在產假期間秘密回到公司,這與公司要求相違背;不僅如此,張還私自進入軟件及硬件實驗室下載文件,離開時還帶了一個裝有硬件的盒子;

  更嚴重的是,蘋果公司發(fā)現(xiàn),張有針對性地搜索、下載了公司機密數(shù)據庫里信息,其中有蘋果無人車商業(yè)機密和知識產權文件。這也是張被認為盜竊的關鍵機密:長達25頁的自動駕駛汽車電路板藍圖。

  根據張當時所處職位,使得他成為整個蘋果公司有“廣泛訪問安全和保密的內部數(shù)據庫”(以下簡稱“數(shù)據庫”)權限的2700人之一。因為發(fā)現(xiàn)張訪問了這個保密級的數(shù)據庫,蘋果公司隨即請FBI介入調查。

  6月27號,張接受FBI詢問,同時FBI也獲得搜查令檢查張住所。在FBI調查中,張承認把項目文件轉移到了妻子的電腦里(蘋果禁止將公司文件轉移到非公司設備),其中包含高度機密的“技術性文件,包括工程原理圖,技術參考手冊和技術報告”。但張稱,轉移資料是為了“日后自我學習”。


blob.png

  ▲截圖自起訴書

  7月7號,張在最后一刻匆忙購買了飛回中國的航班,沒想到剛在圣何塞機場過完安檢,就被已等候多時的FBI逮捕。

  在此案發(fā)生后,小鵬汽車來了個“否認三連”,上演了一起羅生門。


blob.png

  美國網友:別一棍子打死華人工程師

  事件發(fā)生后,美國知名問答網站Quora馬上就有網友提問:“這么多中國人盜竊美國公司商業(yè)機密,為什么還有那么多美國科技公司雇傭中國人?”

  顯然,這件事讓一些美國網友陷入“一棍子打死華人工程師”的想法中。

  但有意思的是,一位美國網友回答:

  “很多中國盜竊美國知識產權的案件里,盜竊者并不是美國公司雇用的中國公民,而是通過非員工直接拷貝信息之類的其他手段。按人均計算,很有可能知識產權盜竊得最多的是美國人。照著這種邏輯,難道美國科技公司應該停止雇傭美國人嗎?”


blob.png

  這位網友繼續(xù)補充,如果中國公司想要美國公司的技術,他們完全可以雇傭美國人才,讓美國人教中國工程師?!拔揖椭烙袔讉€曾經為中國公司工作、并主要監(jiān)督中國工程師的美國人。連我這樣的老外都知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句話?!彼f。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蘋果 自動駕駛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