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業(yè)界動態(tài) > 老杳:一致性是華為成國際品牌必須邁過的一道坎

老杳:一致性是華為成國際品牌必須邁過的一道坎

作者: 時間:2017-05-02 來源:集微網 收藏

  內存門事件終于在余承東的一篇《倡議書》發(fā)布后接近尾聲。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2s4d.com/article/201705/358634.htm

  余承東寫到:我們面對消費者的質疑和意見,習慣于將自身的境遇、所做的努力以及行業(yè)的特性作為第一訴求來回應,態(tài)度傲慢,缺乏謙卑。

  這些天每每遇到的朋友,總會談論起內側門事件,的確無論使用UFS內存還是EMMC內存可能都不會影響普通消費者的體驗,不過這種解釋總會給消費者以欺騙感,因為不同消費者一樣的價格買到了不一樣配置的手機。

  之所以這些天沒有發(fā)文表述個人觀點,是想等待一個結果:道歉,因為如果真的道歉,說明已經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如果任由事件不了了之,華為的未來還真堪憂。

  以華為目前的規(guī)模和銷量,本不應該出現內存門事件。

  華為P系列手機已經發(fā)布多年,從供應鏈解讀來看,提前預測P10銷量并準確做出采購下單并不難,事實也證明與P9相比,P10同期銷量增長了10-20%,也就是說只要華為給出準確預測且供應商保證供貨的話,華為本不應該出現UFS內存缺貨的問題,有朋友說因為三星故意斷貨導致了華為UFS內存不足,首先這一點本身就是臆測,即使真如此,華為之前就曾經在三星OLED屏上吃過三星的虧,不提前做好缺貨預案本身就是運作不成熟的體現。

  如果說只是供應鏈供貨不足導致P10內存門事件,還可以說是客觀原因,如果華為采用多種內存是希望降低成本,則P10內存門就有了主觀犯錯的嫌疑,更是對消費者不負責任的做法。

  作為局外人,老杳不知道P10內存門到底是客觀缺貨還是主觀降成本原因導致,不管哪一個原因其實都說明華為距離一家國際知名品牌在產品理念上都還有一定距離。

  前不久高通反訴蘋果,在高通發(fā)布的公關稿中就談到:選擇在其iPhone 7手機中不充分使用Qualcomm調制解調器芯片的性能,曲解搭載Qualcomm調制解調器和搭載其他供應商調制解調器的不同iPhone手機之間的性能差異。

  簡單的說高通訴訟蘋果的理由之一就是蘋果為了保持iPhone 7的性能一致,降低了高通基帶的性能以與Intel的基帶性能相當。

  手機品牌選擇兩家或以上供應商無可厚非,稍有規(guī)模的手機品牌沒有誰敢采用獨家供應商,除非萬不得已,不過保持手機配置的一致性是品牌誠信的前提,蘋果之所以降低高通基帶的性能也是如此,如果華為只是一家本土中小規(guī)模的手機品牌,沒有任何人要求一定要遵循產品的一致性規(guī)范,不過如果華為想成為像蘋果一樣的全球知名品牌,華為如果不能真正認識到產品一致性的重要性,華為可能永遠難以實現這一夙愿。

  國際知名品牌之所以擁有較高的品牌溢價,不僅僅因為知名度、較高的宣傳費用,也不只是產品的創(chuàng)新多少,還包括對消費者認真負責的誠信,而產品的一致性設計就是這種誠信的背書之一。

  華為道歉了,其中也能看到華為的真誠和重視,任何公司的成長都難免付出代價,蘋果曾經遭遇天線門,三星也剛剛度過note7爆炸門,犯錯沒什么,以什么態(tài)度對待和是否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并及時改正才是核心所在。

  消費者對華為區(qū)別對待是因為對華為期望更高,中國手機發(fā)展三十多年,華為第一次給消費者看到國際知名品牌的希望,余承東的道歉讓大家看到了華為的真誠,雖然期間也經歷了一些不愉快。



關鍵詞: 華為 P10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