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tǒng) > 設(shè)計應用 > 單片機輸出管腳的定義

單片機輸出管腳的定義

作者: 時間:2016-11-17 來源:網(wǎng)絡(luò) 收藏
單片機復位后,一些沒定義(沒用的懸空的管腳)的管腳,到底有沒有電平輸出,是全搞電平還是低電平,或者高阻,還是無信號?

再問個問題呀,就是KEIL 51的編程軟件,我想換個編譯器,應該怎樣換?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2s4d.com/article/201611/315379.htm

1.對于傳統(tǒng)的51單片機,在復位之后所有端口都輸出1,即高電平,AVR單片機則是PORTx=0x00,DDRx=0x00的高阻態(tài),PIC單片機也是這樣。

2.如果你要讓LED受控,那應該反著接,即在端口輸出0的時候才點亮LED,另外對于常用的51單片機,高電平輸出的電流較小,而低電平能吸收的電流較大,這是你需要了解的。當然,STC的單片機使用了推挽式端口,無論輸出1和0時能承受的電流都很大。

3.當然,在單片機復位之后端口狀態(tài)就是確定的高電平(如51單片機),或者高阻態(tài)(AVR等),在程序中初始化一下也不算有錯嘛!有的編譯器能自動生成代碼(比如AVR單片機的CVAVR編譯器),都在程序開始時初始化端口為高阻態(tài),如果為了節(jié)省代碼空間,可以把這些代碼去掉。

4.對于Keil UV2之外,IAR for 8051編譯器也是不錯的,但我看IAR的編譯器主要針對C8051F系列和CC2430等增強型的單片機,對于普通的單片機……似乎大材小用!


關(guān)鍵詞: 單片機輸出管

評論


技術(shù)專區(qū)

關(guān)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