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tǒng) > 設計應用 > 嵌入式開發(fā)技術新時代PCB技術動向

嵌入式開發(fā)技術新時代PCB技術動向

作者: 時間:2016-09-12 來源:網(wǎng)絡 收藏

密集組裝板面打線(WireBond)盛行,鍍鎳鍍金愈見重要,柱狀溴化鎳將興起,技術與品質難度加深。薄板增產(chǎn)大排板尺寸不穩(wěn),電鍍銅將采水平自動化,成本增加。小孔劇增,縱橫比(AspeetRatio)加大,水平反脈沖與垂直反脈沖供電方式興起。盲孔鍍銅則以垂直自走渦流攪拌方式為宜,如UCON. 細線制作困難,特性阻抗日嚴,對線邊齊直度要求漸苛。因應方式如:采用薄銅皮、平行光曝光、濕膜薄光阻、部份蝕刻法(PartialEtching)、或砂帶削薄法等進行量產(chǎn)。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2s4d.com/article/201609/305277.htm

微孔出現(xiàn)(6mil以下),增層法(BuildUpProcess)興起,四種非機鉆之成孔方式中(雷射燒孔、電漿咬孔、感光成孔、化學蝕孔),以技術開放的CO2雷射法最有希望,日本業(yè)者之RCC背膠銅箔用量已快速增加。

電腦速加快,特性阻抗(CharacteristicImpedance)已成必要,對板層結構與線路品質要求日嚴,「O/S過關或缺口低於20%」可允收之觀念已不正確。MLB大排板之細線品質與對準度是目前最急需的技術,如何提升良率將成為賺錢的法寶。

塞孔填孔用途日廣,如綠漆塞孔、樹脂填孔等制作技術尚待加強。線路密集電性測試困難,多種非接觸式測試法尚在開發(fā)中。多次焊接之焊錫性仍甚渴求,化學鎳鈀金,化學銀等將取代化鎳浸金,內層板黑化法部份將改為低溫有機微蝕。



關鍵詞: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