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測試測量 > 設計應用 > 變頻系統(tǒng)群時延測量技術探討

變頻系統(tǒng)群時延測量技術探討

作者: 時間:2011-09-02 來源:網絡 收藏
幾種方式的組成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2s4d.com/article/194755.htm

  及結果對比

  本文在實驗中采用了矢網法和調制法,其中調制法分別采用了三種儀器作為“時間間隔儀”進行測試,下面對四種方式的測試過程及結果進行說明。

  這里使用的被測件是一個C頻段的變頻,其輸入端中心頻率為6224GHz,本振2225MHz,輸出端的中心頻率為3999GHz,工作帶寬為36MHz。在矢網法中進行了混頻器矢量校準。在調頻法測試中,則利用了頻譜儀E4448A的下變頻功能,把被測件的輸出信號變頻到321.4MHz的中頻,然后在中頻對FM信號進行解調和測量。

  矢網法中的矢量網絡分析儀有矢量校準和頻率偏置功能,我們選用E8363B分析儀,測試中用兩對和被測件有同樣變頻關系的混頻器+濾波器,要求在校準和測量過程中都需要把兩對校準混頻器(校準時用)或混頻器+被測變頻器(測試時用)、激勵源、本振源、矢網共時基。設置矢網中心頻率為3999MHz,測量帶寬為36MHz,測量點數為101個點。進行矢量校準后,在測試支路換上被測變頻器,直接得到測試結果。測試框圖如圖3所示。

  

矢網法測試框圖

  圖3 矢網法測試框圖

  調制法中,上行激勵源要求有內調頻功能,低頻調制信號從“LF”口輸出,到“時間間隔測量儀”的一個端口,已調載波經過被測件后,利用頻譜儀的下變頻功能,把信號下變頻到中頻信號,經過調頻解調器解調出低頻調制信號,到“時間間隔測量儀”的另一個端口,由時間間隔測量儀測出兩個低頻信號的時間差,即為該頻點的值。在工作頻帶內,以一定步長改變上行激勵源的射頻信號頻率,即得到工作帶寬內變化。測試框圖如圖4所示。

  

調制法測試框圖

  圖4 調制法測試框圖

  實驗中,在E8257D中設置調制信號為400kHz,調制頻偏為1MHz,“FM解調器”解調出的信號比較穩(wěn)定,這樣保證了測量精度。儀器分別采用示波器54855A、時間間隔分析儀53310A、頻率計53132A做時間間隔測量儀,測試結果如圖5所示,

  

  圖5 四種方式測試結果

  其中曲線是對中心頻率進行歸一化后的結果??梢钥闯觯姆N方式的測試結果十分吻合。

  測量分析及實際測量時的建議

  從圖5可以看出,幾種方式在實際使用中都是可行的,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使用。

  矢網法在測試變頻時,從被測件的相頻特性曲線微分計算得到,比較直觀,因為有精確的矢量校準,可以進行絕對群時延的測試。同時,矢網相位測量精度高,接收機中頻帶寬小(E8363B可達到1Hz),原則上不受被測件帶寬的限制,這一特點對測窄帶變頻器十分有意義。測試時,進行正確的校準后,選擇合適的孔徑都會得到穩(wěn)定正確的測試結果。但為完成此校準,針對不同的變頻系統(tǒng)要配備專用混頻器和濾波器,還要求被測件能引出時基信號,連接比較復雜。相比之下,新一代PNA-X系列矢網,不需要共時基,能簡化鏈路連接。建議在實際使用中,校準支路和測試支路一旦搭建好,要保持連接固定、不晃動,這樣能減少誤差。尤其在系統(tǒng)級測試中,一定要保證這一點。另外,要根據選用的混頻器性能,給出足夠大的本振信號和射頻信號,無論校準或測試時都要保證這一點。

接地電阻相關文章:接地電阻測試方法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