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與熱情之我在中國
曾有一名在達拉斯從事財務工作的員工,通過TI的中國工程師促進協(xié)會聯(lián)系到我,希望能和我定期交流,解決他碰到的問題和困惑。雖說我并不是財務出身,但是我們可以一起分享很多專業(yè)之外的事情,而且一般而言,這些工作外的困惑也是影響他進步的最主要因素。即便他碰上了專業(yè)問題,我也可以幫助他找到合適的導師。遠程溝通之外,當去達拉斯時,我們倆人也會見面聊天,就這樣一直保持著交流。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2s4d.com/article/126260.htm在我指導的人中,有一些新進工程師和很有潛力的年輕人。雖然他們不是我的直接下屬,和我的工作上也沒有聯(lián)系,但是我覺得如果我的經驗教訓能帶給他們一些啟發(fā),能幫助他們規(guī)劃好自己的職業(yè)生涯話,我會很開心。在TI的領導層中,不只是我一個人這樣,職位再高的人,也有職責和義務作別人的導師,而這一項的表現(xiàn)甚至會計入個人的考核中。
事實上過去的32年來,我的崗位幾經更換,從研發(fā)到應用,又從市場到業(yè)務,TI給我提供了讓我成長的空間,也讓我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潛力。我覺得主要就是因為TI擁有一個創(chuàng)新的大環(huán)境。創(chuàng)新,對于集成電路的發(fā)明者TI來說,是融在基因里的。TI內部一直鼓勵創(chuàng)新、鼓勵大膽實踐,這絕不是僅寫在紙上的。因為在TI嘗試新的東西,即使失敗的話,老板也不會炒你魷魚。所以,很多從事設計或研發(fā)的員工都很愿意嘗試新技術,很多人都愿意嘗試新崗位、新方法。事實上,這也是TI一直有新產品誕生,不斷煥發(fā)出新競爭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TI,承諾體現(xiàn)在方方面面——員工彼此間的承諾,領導對下屬的承諾以及對客戶的承諾等等。我最欣賞的是,對TI而言,只要是承諾的東西,不管付出多大代價都必須做到。我見過很多供應商因為領導層的更迭,就要改變對客戶的承諾,這樣的事情在TI絕不可能發(fā)生。這點讓我覺得自己是呆在一家能夠永續(xù)經營的公司。而且,在TI內部,沒有太多勾心斗角的環(huán)境,你只要專心做事即可。
正是因為對TI的欣賞和認同,我留在了這里,盡情享受工作帶給我的樂趣和成就感。
亞洲的魅力
由于曾是大學老師,進入TI之后,研發(fā)順理成章地成為我的第一份工作。在TI工作的前五年,我負責TI消費性產品的研發(fā)。但在1984年,我一直期待的TI首款商用DSP TMS32010問世,這是處理器領域的一次偉大變革,使廣大民眾真正受益于高新技術。然而,若使一項技術能夠真正大眾化,應用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做了五年消費性產品技術研發(fā)之后,當機會出現(xiàn)時,我便轉向了偏向DSP方向的應用開發(fā)。
那時我經常會和老板一起去拜訪客戶,解答專業(yè)問題。但我不知道其實當時老板一直在觀察我,后來在他要回英國前告訴我,想讓我接任他的工作。老板的考慮是,之前我在DSP領域中做了十年左右,從語音到影像,接觸過很多不同的DSP的應用,也接觸過大大小小的客戶,其實很適合做市場工作。
“我知道你們中國的博士都比較喜歡做研究方面的工作,但我覺得你可以嘗試做市場,雖然可能你們覺得銷售或市場工作很多知識用不上了。”他的確說中了我的想法,是啊,辛辛苦苦讀了這么多年的博士,又在學校里做過教授,去做市場會不會浪費了?我委婉地拒絕了這個提議。但后來當我還在日本出差之時,接到了老板的越洋電話,“我已經決定了回英國,這個位置我希望你來做,如果不合適,你還是可以做你的應用經理,但我只給你24小時時間來考慮。”既然已經有退路,為什么不嘗試一下呢?
沒想到的是,我在市場工作中得到的樂趣超過從前。做技術時你鉆得很深,而做市場會讓你看得更寬、更廣,站在一個較高的層次上來俯視整個市場和所有的產品。但做技術的人往往無法抑制住對技術的好奇心和追求,從而局限在技術的領域中而無法放開視野。所以,事實上這項工作對我的沖擊相當大,需要在自己的思路上進行很大的轉換。但當我克服了這個挑戰(zhàn)后,覺得很愉悅,因為這樣能真正幫生意找到一個較好的定位。
我很幸運,趕上了DSP的產業(yè)變革。當我1984年加入DSP團隊之時,DSP只是一項基本沒有市場的新技術,沒有人知道這個高科技能用在哪兒。在我負責DSP的十年中,也是TI DSP推廣鋪墊的十年,我們先把DSP推到了大學,成立了DSP大學計劃,我們成立了很多的第三方,來幫我們推廣及支持客戶,幾年后我發(fā)現(xiàn),這項技術真的可以改變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控制、通信、語音等應用都已離不開DS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