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業(yè)界動態(tài) > 未來誰將引領汽車半導體市場增長

未來誰將引領汽車半導體市場增長

——
作者: 時間:2006-01-06 來源: 收藏
  2005年1月-10月份,我國累計共生產轎車235.88萬輛,比上年同期增長21.5%。隨著中國行業(yè)的迅速發(fā)展,消費者對智能化、多媒體和網絡化的要求不斷提高,這帶動了電子向多種應用領域發(fā)展,也將進一步刺激產品的需求。 

  2005年,全球及中國汽車領域有哪些發(fā)展特點及趨勢?

  歲末將至,盤點中國汽車,我們又一次看到了一個喜人的局面。絕大多數人認為,經過前幾年汽車產量的快速增長,近幾年中國的汽車發(fā)展將進入一個緩慢的增長期。但事實卻往往出乎大多數人的意料,2005年1月-10月份,我國累計共生產轎車235.88萬輛,比上年同期增長21.5%。 

  而且從各大乘用車生產廠家的產量來看,我們更是高興地看到,一些自主品牌的生產廠在乘用車的生產量方面有長足進步,而大部分合資品牌卻有比較大的下降。 

  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國汽車制造業(yè)仍然處于起步階段。與合資汽車公司和全球汽車制造商相比,中國本土的汽車公司進入汽車行業(yè)較晚,他們只能通過合資企業(yè)、咨詢公司或設計公司獲得應用知識。通常來講,國外的汽車廠商都會與汽車電子供應商、汽車電子系統設計公司,甚至汽車廠商有一個非常大的合作,但在我國由于合資廠商外方對技術的控制及國內汽車廠商還比較弱小,再加上沒有較大規(guī)模的汽車電子廠商等原因,在整個汽車工業(yè)鏈的合作模式中,還顯得非常不夠。當然隨著中國本地汽車廠商的不懈努力,相信未來合作會不斷加強。 

  在汽車電子領域,國外廠商更是一如繼往地占據著絕對的優(yōu)勢。無論從市場規(guī)模,還是技術領先方面,國內廠商都存在著不小的差距。中國汽車電子廠商在核心技術的經驗積累、市場開發(fā)和資金投入方面仍然面臨著巨大的困難。 

  但我們同時也看到,中國已經非常成功地建立了消費電子、家電的低成本制造基地。中國汽車電子廠商自然會考慮效仿相同的成功法則,以尋求低成本(低端)的解決方案。在這種形勢下,中低端系統應用和車載系統將主導本地的汽車電子市場。中國汽車制造商即將面臨的挑戰(zhàn)是如何開發(fā)高質量、極其可靠和功能不斷增多的汽車電子系統與全球競爭對手抗衡。在這種情形下,中國汽車制造商與汽車電子廠商應該通力合作,一方面花費時間與精力來與國際行業(yè)標準接軌,跟上國際技術潮流;另一方面要制定自己的標準,包括與政府合作完善各種法規(guī)。 

  鑒于中國擁有龐大的汽車市場,如果加上政府的扶持政策,中國汽車電子廠商必定會快速前進。


關鍵詞: 半導體 汽車 市場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