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86歲的戈登·摩爾(Gordon Moore)出現在大屏幕上的時候,臺下的反應先是驚愕,而后是激動。雖然這位耄耋之年的老人已經無法來到現場,說話聲音也已經顫抖含糊,但卻是科技行業(yè)的殿堂級人物。這或許是今年消費電子展(CES)最毫無疑問的感動時刻。這場震撼的人心的主題演講,來自硅谷最老牌的科技公司英特爾,話題是硅谷永恒不變的創(chuàng)新與未來。
?
今年正好是“摩爾定律”發(fā)布的50周年。沒有人比摩爾更適合討論創(chuàng)新與未來這個科技行業(yè)的永恒話題,
關鍵字:
英特爾 摩爾 CES
Gartner發(fā)布初步統(tǒng)計結果,2014年全球半導體總營收為3398億美元,與2013年的3150億美元相比增長7.9%。前25大半導體廠商合并營收增長率為11.7%,優(yōu)于該產業(yè)整體表現。前25大廠商占整體市場營收的72.1%,比2013年的69.7%更高。
Gartner研究副總裁Andrew Norwood表示:“就群體來看,DRAM廠商的表現勝過半導體產業(yè)其他廠商。這股趨勢始于2013年DRAM市場因供給減少及價格回穩(wěn)雙重因素而蓬勃發(fā)展并持續(xù)至今,2014年營收也因而增長31.
關鍵字:
Gartner DRAM 英特爾
英特爾無疑是今年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CES)的最大熱門之一。在英特爾主題演講的最后階段,86歲的英特爾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戈登·摩爾(Gordon Moore,“摩爾定律”提出者)出現在現場大屏幕,寄予后繼者們繼續(xù)推動科技創(chuàng)新,成為了今年CES最動人的時刻。
從核心產品的酷睿五代處理器,到可穿戴芯片組Curie,再到繼續(xù)推進此前發(fā)布的物聯(lián)網芯片愛迪生以及3D攝像頭RealSense技術的后續(xù)運用,英 特爾在此次CES上雄心勃勃地描繪出一個物物互連、處處智能的未來科技
關鍵字:
英特爾 物聯(lián)網 可穿戴
從Edison到Curie,面向可穿戴領域英特爾改變了原有的業(yè)務模式。
關鍵字:
英特爾 可穿戴 Curie
MKM合伙人在Barron‘s ASIA發(fā)表了一篇題為《英特爾買回Marvell會更有意義》的文章,談到如果英特爾收購Marvell手機芯片業(yè)務,兩家公司都將從中獲益。
以下為文章全文:
MKM合伙人
近期投資業(yè)者開始紛紛猜測,Marvell公司的手機芯片業(yè)務將有可能出售,盡管Marvell并未發(fā)表任何言論。
可是,我們認為如果Marvell手機芯片業(yè)務出售給英特爾公司的話,無論在無線領域和芯片代工方面,都將會是一個雙贏的局面。英特爾的技術實力和現有資源,都將給予M
關鍵字:
英特爾 Marvell 手機芯片
在英特爾的創(chuàng)始人和前CEO 安迪·格魯夫(Andy·Grove)的帶領下,英特爾擺脫了半導體存儲器的舊有包袱,轉型成為微型計算機公司,微處理器的巨大成功也使得英特爾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企業(yè)。但二十年后,英特爾又面臨另一次轉型。
成為解決方案平臺公司
英特爾總裁詹睿妮(Renee James)去年在 CES 上提到英特爾轉型最大的挑戰(zhàn)是如何增強多個不同市場的能力。一年后的英特爾,要走的路越來越明確,個人電腦上推出了配備3D攝像頭的電腦;物聯(lián)網與穿戴智能設備上,除了
關鍵字:
CES 英特爾 半導體 平臺
2014年12月,以“智慧能源,綠色未來”為主題,首屆英特爾能源管理解決方案峰會在北京召開。會上獲悉,根據2014年中國智慧能源產業(yè)發(fā)展報告,能源產業(yè)和包括物聯(lián)網、云計算在內的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正在催生智慧能源產業(yè)的成熟發(fā)展;就能源行業(yè)的IT投資規(guī)模分析來說,預計2015年將達到615億元,復合增長率為20%以上。
為了契合這一產業(yè)發(fā)展和技術融合趨勢,在本次峰會上,英特爾全面推出智慧能源戰(zhàn)略,即充分發(fā)揮從設備到數據中心的技術專長以及軟硬件整合能力,攜手合作伙伴不斷創(chuàng)
關鍵字:
英特爾 智慧能源 物聯(lián)網 201501
在今年的CES上,作為行業(yè)巨頭的英特爾又像往常一樣帶來了最新技術和產品,包括全新交互技術、3D掃描技術等。下面就一起看下英特爾在本屆CES展會上的成就。
全新交互技術 True Key讓設備登陸更簡單
直到現在,計算在很大程度上受限于人與屏幕、鍵盤、鼠標的互動。展會上,英特爾介紹了幾種新技術和現實應用,它們將把計算引入3D世界,并讓用戶體驗擺脫連線和密碼的束縛。
英特爾CEO科再奇演示了將于年內出現在新產品中的一系列新功能,包括True Key,這是Intel Security最新推
關鍵字:
英特爾 CES Android
Google計劃在2015年以英特爾(Intel)芯片取代Google Glass上的安謀(ARM)芯片,可望使英特爾成為穿戴式裝置主力芯片廠商,更顯示出英特爾新芯片效能已逐漸趕上安謀。若其他移動裝置廠商效法Google,恐憾動安謀目前在移動裝置市場的獨霸地位。
據The Motley Fool報導,華爾街日報(WSJ)指出,Google Glass將在2015年以英特爾芯片取代原先經安謀授權的德州儀器(TI)處理器,為市場投下震撼彈。
過去由于業(yè)界普遍認為ARM芯片成本較低且更省電,英特
關鍵字:
Google 英特爾 ARM
英特爾公布了多項旨在加速計算技術進入新維度的技術進步和計劃,其中包括Curie——面向可穿戴設備、按鈕大小的硬件產品,新的RealSense攝像頭應用。英特爾CEO科再奇(Brian Krzanich)表示,“新的個人計算體驗、物聯(lián)網設備和可穿戴設備革命的興起,將改變消費者和技術之間的關系。
我們的目標是幫助解決真正的問題,提供消費者和企業(yè)真正渴望的體驗。”
可穿戴革命
可穿戴技術的增長為創(chuàng)新提供了新的舞臺。科再奇公布了英特爾與Curi
關鍵字:
英特爾 可穿戴設備
英特爾(Intel)日前宣布一系列技術發(fā)展進程與計畫,將加速運算邁入新世代。發(fā)布內容包括Intel Curie 模組,這款僅有鈕扣大小的硬體產品是專為穿戴式解決方案所量身打造;Intel RealSense 攝影機在機器人、多軸旋翼無人機(flying multi-copter drones)、3D高臨場感體驗等新應用; 以及推動科技人才多元計畫(Diversity in Technology initiative),將挹注3億美元的投資以鼓勵英特爾與科技產業(yè)聘用多樣性人才。
英特爾執(zhí)行長科再奇
關鍵字:
英特爾 SoC
英特爾正式對外披露了昨日在CES發(fā)布的Curie可穿戴模塊的詳細信息。這一微型硬件產品基于英特爾為可穿戴設備推出的首款專用系統(tǒng)芯片(SoC)——Quark SE 系統(tǒng)芯片。英特Curie模塊是面向可穿戴領域的完整的低功耗解決方案,包含計算、運動傳感、低功耗藍牙和電池充電功能,在開源RTOS上運行。
關鍵字:
英特爾Curie 英特爾 Curie
據《華爾街日報》網絡版報道,市場調研公司Gartner發(fā)布的初步數據顯示,隨著傳統(tǒng)PC產能的回升,2014年全球芯片銷售額同比增長7.9%。內存芯片制造商引領了這輪增長。
數據顯示,去年全球芯片銷售額增長至3398億美元,前25大半導體公司占據了總銷售額的72.1%,高于2013年的69.7%。
英特爾繼續(xù)保持其第一大半導體公司的地位,2014年芯片營收預計在508.4億美元,同比增長4.6%,在經歷了兩年的下滑后重新恢復增長。三星電子排在第二,預計營收在352.8億美元,同比增長10%。
關鍵字:
英特爾 SK海力士 美光
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有望獨家供應20納米DRAM給蘋果(Apple)新款iPhone,據Digital Times報導,蘋果正考慮獨家采用三星先進制程之Mobile DRAM與NAND Flash。
蘋果之前從英特爾(Intel)、東芝(Toshiba)、SK海力士(SK Hynix)與美光(Micron)等多家記憶體廠進行采購,但由于三星的技術與競爭對手差距拉大,而陷入策略思考中。
三星日前剛發(fā)表采用20納米制程生產的8GB LPDDR4 Mobile DR
關鍵字:
三星 英特爾 DRAM
在今年的CES主題演講上,英特爾首席執(zhí)行官科再奇(Brian Krzanich)宣布了英特爾在可穿戴領域里的一些最新進展,包括產品、解決方案、應用及合作計劃。
從他的介紹可以看出,英特爾繼續(xù)堅持為正在興起的可穿戴、機器人、物聯(lián)網等新興領域輸出計算能力與創(chuàng)新。只是客觀地來說,目前這些產品與應用遠未像PC、手機、平板那樣主流化,英特爾還需要時間等待下一撥設備與計算浪潮的爆發(fā)。
這些進展包括哪些?總結如下:
·英特爾的芯片模塊Curie,一個用于可穿戴解決方案、紐扣大小的硬件
關鍵字:
英特爾 Curie 可穿戴設備
英特爾介紹
公司簡介
英特爾公司(Intel Corporation)(NASDAQ:INTC,港交所:4335),總部位于美國加利弗尼亞州圣克拉拉。英特爾的創(chuàng)始人Robert Noyce和Gordon Moore原本希望他們新公司的名稱為兩人名字的組合——Moore Noyce,但當他們去工商局登記時,卻發(fā)現這個名字已經被一家連鎖酒店搶先注冊。不得已,他們采取了“INTegrated Electron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yè)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lián)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