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設計應用 > 云計算術語簡介

云計算術語簡介

作者: 時間:2010-07-16 來源:網(wǎng)絡 收藏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2s4d.com/article/260895.htm

21. 廣泛的網(wǎng)絡接入(Broad Network Access)

  可通過多平臺傳輸,包括移動平臺。

22. Resource pooling(資源池)

像存儲,處理,內(nèi)存,網(wǎng)絡帶寬和虛擬機等資源,利用多租模式為多種多樣的消費者服務。

23. Rapid Elasticity(快速彈性)

  能夠迅速地,有彈性地提供各種功能,在某些情況下自動地,快速地擴大,接著迅速釋放,再快速縮小。

24. Measured Service (定制服務)

  測定資源和服務,也就是存儲,處理,帶寬和活躍用戶賬戶。測定也可以監(jiān)控,控制和報告用戶的使用狀況,為提供者和使用服務的消費者提供透明度。

25. 自動化計算(Autonomic computing)

  指的是計算系統(tǒng)可以進行自我管理

26. 客戶/服務器模型(Client–server model)

  客戶/服務器模型指的是一切將服務提供者(服務器)和服務消費者(客戶端)分開的分布式應用。

27. Grid computing

  網(wǎng)格計算是分布式計算和并行計算的一種形式,它將一個松耦合的網(wǎng)絡上的計算機集群組成一個超級的虛擬計算機,來完成大型的工作任務。

28. Mainframe

  強大的計算機被大型組織用來完成關鍵應用,典型地包括批數(shù)據(jù)處理,如人口普查、產(chǎn)業(yè)和消費數(shù)據(jù)、企業(yè)資源計劃和財務往來事務處理等。

29. Utility computing

  效用計算指的是將計算資源,如計算和存儲等打包成一個用儀表測量的服務,類似于電力等傳統(tǒng)的公共事業(yè)。

30. Peer-to-peer

  點對點是一個在中央?yún)f(xié)調的分布式的體系結構,參與者,包括資源的提供者和消費者,必須同時存在(與傳統(tǒng)的客戶服務器模型相對)。

p2p機相關文章:p2p原理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