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tǒng) > 設計應用 > EtherCAT - 以太網現場總線

EtherCAT - 以太網現場總線

作者: 時間:2013-02-22 來源:網絡 收藏

newmaker.com
圖4: :符合IEEE 802.3 [3]的標準幀

另外,根據主/從數據交換原理,也非常適合控制器之間(主/從)的通訊。自由編址的網絡變量可用于過程數據以及參數、診斷、編程和各種遠程控制服務,滿足廣泛的應用需求。主站/從站與主站/主站之間的數據通訊接口也相同。

從站到從站的通訊則有兩種機制以供選擇。一種機制是,上游設備和下游設備可以在同一周期內實現通訊,速度非??臁S捎谶@種方法與拓撲結構相關,因此適用于由設備架構設計所決定的從站到從站的通訊,如打印或包裝應用等。而對于自由配置的從站到從站的通訊,則可以采用第二種機制—數據通過主站進行中繼。這種機制需要兩個周期才能完成,但由于的性能非常卓越,因此該過程耗時仍然快于采用其他方法所耗費的時間。

按照文獻[3]所述,EtherCAT僅使用標準的幀,無任何壓縮。因此,EtherCAT 幀可以通過任何MAC發(fā)送,并可以使用標準工具(如:監(jiān)視器)。

3.2 拓撲

EtherCAT幾乎支持任何拓撲類型,包括線型、樹型、星型等(參見圖5)。通過而得名的總線結構或線型結構也可用于以太網,并且不受限于級聯(lián)交換機或集線器的數量。

newmaker.com
圖5: 靈活的拓撲結構:線型、樹型或星型拓撲

最有效的系統(tǒng)連線方法是對線型、分支或樹叉結構進行拓撲組合。因為所需接口在I/O 模塊等很多設備中都已存在,所以無需附加交換機。當然,仍然可以使用傳統(tǒng)的、基于以太網的星型拓撲結構。

還可以選擇不同的電纜以提升連線的靈活性:靈活、經濟的標準超五類以太網電纜可采用100BASE-TX模式傳送信號;塑封光纖(PFO)則可用于特殊應用場合;還可通過交換機或介質轉換器實現不同以太網連線(如:不同的光纖和銅電纜)的完整組合。

快速以太網的物理層(100BASE-TX )允許兩個設備之間的最大電纜長度為100米。由于連接的設備數量可高達65535,因此,網絡的容量幾乎沒有限制。

3.3. 分布時鐘

精確同步對于同時動作的分布式過程而言尤為重要。例如,幾個伺服軸同時執(zhí)行協(xié)調運動時,便是如此。 最有效的同步方法是精確排列分布時鐘(請參閱IEEE 1588標準[6])。與完全同步通訊中通訊出現故障會立刻影響同步品質的情況相比,分布排列的時鐘對于通訊系統(tǒng)中可能存在的相關故障延遲具有極好的容錯性。

采用EtherCAT,數據交換就完全基于純硬件機制。由于通訊采用了邏輯環(huán)結構 (借助于全雙工快速以太網的物理層),主站時鐘可以簡單、精確地確定各個從站時鐘傳播的延遲偏移,反之亦然。分布時鐘均基于該值進行調整,這意味著可以在網絡范圍內使用非常精確的、小于1 微秒的、確定性的同步誤差時間基(參見圖6)。而跨接工廠等外部同步則可以基于IEEE 1588 標準。

newmaker.com
圖6: 同步性與一致性:相距電纜長度為有120米的兩個分布系統(tǒng),
帶有300個節(jié)點的示波器比較

此外,高分辨率的分布時鐘不僅可以用于同步,還可以提供數據采集的本地時間精確信息。當采樣時間非常短暫時,即使是出現一個很小的位置測量瞬時同步偏差,也會導致速度計算出現較大的階躍變化,例如,運動控制器通過順序檢測的位置計算速度便是如此。而在EtherCAT中,引入時間戳數據類型作為一個邏輯擴展,以太網所提供的巨大帶寬使得高分辨率的系統(tǒng)時間得以與測量值進行鏈接。這樣,速度的精確計算就不再受到通訊系統(tǒng)的同步誤差值影響,其精度要高于基于自由同步誤差的通訊測量技術。

3.4 性能

EtherCAT使網絡性能達到了一個新境界。借助于從站硬件集成和網絡控制器主站的直接內存存取,整個協(xié)議的處理過程都在硬件中得以實現,因此,完全獨立于協(xié)議堆棧的實時運行系統(tǒng)、CPU 性能或軟件實現方式。1000個I/O的更新時間只需30 μs,其中還包括I/O周期時間(參見表1)。單個以太網幀最多可進行1486字節(jié)的過程數據交換,幾乎相當于12000個數字輸入和輸出,而傳送這些數據耗時僅為300 μs。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