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指紋識別技術的基本原理及過程

指紋識別技術的基本原理及過程

作者: 時間:2013-10-21 來源:網絡 收藏

中,用戶需要先采集指紋,然后計算機系統將自動進行特征提取,提取后的特征將作為模板保存在數據庫或其他指定的地方。在識別或驗證階段,用戶首先要采集指紋,然后經系統自動進行指紋庫模板比對,然后給出比對結果。
在很多場合,用戶可能還要輸入其他的一些輔助信息,以幫助系統進行匹配,如帳號、用戶名等。此過程是一個通用的過程,對所有的生物特征識別技術都適用。

指紋采集的方式
目前市場上常用的指紋采集設備有三種:光學式、硅芯片式、超聲波式。這三種形式的采集技術性能對比見表1:

表1 光學、電容與超聲波采集技術的性能比較

指紋識別技術的基本原理及過程

1、光學式
光學指紋采集器是最早的指紋采集器,也是目前使用最為普遍的。它有如下優(yōu)點:

  • 1 使用時間最長,經受了實際使用的檢驗;
  • 2對溫度等環(huán)境因素的適應能力好;
  • 3 價格比較低廉,分辨率較高,可以達到500 dpi 以上。

目前,也已出現了用光柵式鏡頭替換掉棱鏡和透鏡系統的采集器,光電轉換的CCD 器件也已經換成了CMOS 成像器件,從而省略了圖像采集卡,直接得到數字圖像。

2、硅芯片式
硅芯片的指紋采集器出現于90 年代末,大部分硅芯片測量的是手指表面與芯片表面的直流電容場,這個電容場經A/D 轉換后成為灰度數字圖像。

3、超聲波式
超聲波指紋采集器可能是最準確的指紋采集器,但目前并不成熟,尚沒有大規(guī)模應用。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