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業(yè)界動態(tài) > 2個月內迅速降溫 VR在中國經歷了什么?

2個月內迅速降溫 VR在中國經歷了什么?

作者: 時間:2016-09-23 來源:戴客網 收藏
編者按:盡管有人在說,VR就像曾經的3D打印和3D電視,匆匆而過,但我們并沒有對這個行業(yè)失去信心。

  大家請看下面這張圖: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2s4d.com/article/201609/310210.htm


2個月內迅速降溫 VR在中國經歷了什么?


  市場調研機構CBI做了一份報告,從這張圖表我們可以看到。2015年第四季度投資達到巔峰,過后,開始出現下降退潮,到了2016年第二季度,退潮速度更是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資本不是撤離市場,而是撤離了中國VR市場。今年第一季度,海外/VR市場獲得投資達到17億美元,其中有10億美元來自中國。

  盛大分別于今年5月、6月投資Space VR和Lumus;阿里巴巴于今年2月份投資Magic Leap;騰訊于6月份投資Meta,網易于8月投資了NextVR。

  反觀國內市場,今年6到8月,國內只有四五家VR創(chuàng)業(yè)公司成功融資。作為對比,今年1月到3月,一共有18家VR創(chuàng)業(yè)公司拿到融資。

  經緯曾經是Oculus的A輪投資人,但是經緯中國沒有投國內任何一個VR項目。經緯高管表示,我們直接把VR頭盔項目屏蔽掉了。

  為什么投資人開始撤離中國市場,工信部已經在《2016年虛擬現實產業(yè)白皮書》中說明了一切。

 工信部道破了真相

  首先,硬件技術的局限。目前設備使用不便、效果不佳等問題仍然突出,硬件的處理速度遠不能滿足在虛擬世界中實時處理大量數據的需求。相關設備的價格也十分高昂,一個頭盔式顯示器加上主機的成本動輒上萬元。

  其次,軟件可用性差。受硬件局限性的影響,虛擬現實軟件開發(fā)花費巨大且效果有限,相關的算法和理論也尚不成熟。在新型傳感機理、集合與物理建模方法、高速圖形圖像處理、人工智能等領域,都有很多問題亟待解決。三維建模技術也需進一步完善。

  第三,應用領域有限。目前,虛擬現實技術主要應用于軍事和高??蒲?,在教育、工業(yè)領域應用還遠遠不足,未來應努力在民用領域的不同行業(yè)發(fā)揮作用。

  第四,效果不夠理想。在虛擬現實的感知方面,有關視覺合成方面的研究較多,對聽覺、觸覺關注較少,真實性、實時性不足,基于嗅覺、味覺的設備還沒有實現商品化。此外,在交互效果方面,虛擬現實技術與人的自然交互不足,在語音識別、人工智能方面的效果尚不能令人滿意。

  VR不會“匆匆而過”


2個月內迅速降溫 VR在中國經歷了什么?

  一種新技術被普遍接受,需要經歷3個不同的階段,現在VR處于第二階段——垂直市場跳入,第二階段通常持續(xù)2——4年時間。也就是說,VR要走進千家萬戶至少需要3年時間。

  3年之后,當VR技術成熟,內容更加豐富之后,用戶體驗將能跟上,有用戶體驗,就會有市場。

  大家別忘了,也許VR在國內遇到了寒冬,但在國外,VR更像的爆發(fā)的前夜。

  蘋果一直都在布局VR、領域,庫克公開表示/VR很酷,而且還招聘了不少VR方面的專家,這兩天還從Oculus和Magic Leap挖人。

  谷歌也在用心打造Daydream VR平臺,新的消息應該會在10月份公布;另外,在內容方面,硬件標準已經被科技巨頭占領,因此創(chuàng)業(yè)公司都轉向了內容領域,比如LOOM.AI、Survios和Reload Studios,未來還會有更多優(yōu)秀的VR內容創(chuàng)業(yè)公司脫穎而出。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VR AR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