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測試測量 > 新品快遞 > SOLID FOR MYSQL上市創(chuàng)造公共基準測試性能新記錄

SOLID FOR MYSQL上市創(chuàng)造公共基準測試性能新記錄

——
作者: 時間:2006-12-27 來源: 收藏
        ™ Information Technology宣布solidDB for MySQL在一項(public benchmark)中的性能表現全面超過其它MySQL事務型數據庫引擎。solidDB的關系數據庫產品已經被全球超過300萬個關鍵任務系統(tǒng)所采用,此次基準的結果證明solidDB for MySQL開源數據庫系統(tǒng)能夠充分滿足高吞吐量、關鍵任務級應用對系統(tǒng)性能和可擴展性的要求。solidDB for MySQL是一套由solidDB與MySQL AB合作開發(fā)的開源關系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RDBMS),由MySQL® Server和solidDB存儲引擎構成。隨著此次結果的發(fā)布,solidDB for MySQL產品也同步正式上市。 
  
        Solid公司近日還同時宣布已從投資商Apax Partners和CapMan取得了新一輪400萬歐元的融資,將作為專項資   
金用于加快面向企業(yè)市場的開源數據庫產品的研發(fā)和推廣。同時,Solid也將進一步深化與Apax Partners和CapMan的合作關系。 
  
        根據TM1基準測試結果,在多CPU硬件平臺環(huán)境中,solidDB for MySQL比采用Oracle InnoDB實現的同類MySQL數據庫引擎表現出更快的系統(tǒng)響應時間和更高級別的可擴展性。測試結果表明: 
  
        solidDB for MySQL能夠處理比Oracle InnoDB 多2倍以上的事務數量; 
  
        隨著數據庫的增大,solidDB for MySQL的性能始終保持恒定,而InnoDB在數據庫大小達到100,000行后,其性能出現顯著下降; 
  
        solidDB for MySQL在5毫秒內處理完成了80%的樣例事務,而InnoDB則需要9毫秒才能處理完相同的80%的樣例事務 
  
        solidDB for MySQL作為MySQL的版本之一,通過采用solidDB高級存儲引擎技術,為MySQL用戶帶來卓越的性能和可擴展性。solidDB for MySQL產品包括了MySQL Server、MyISAM存儲引擎、solidDB存儲引擎以及一個高性能的在線備份應用工具。該產品具有與廣泛應用的MySQL Server完全一樣的代碼,能夠通過MySQL AB和MySQL社區(qū)(MySQL community)所開發(fā)的MySQL驅動和相關工具來實現對數據庫的訪問,從而使廣大企業(yè)用戶和獨立軟件開發(fā)商(ISV)能夠非常輕松地體驗到solidDB for MySQL所帶來的高性能和高可擴展性。

        solidDB for MySQL面向事務型應用而設計,具備完整的ACID一致性,能夠支持可配置的事務隔離級別、主動和被動并發(fā)性控制等,并且支持具備無阻斷讀寫、數據行級(row-level)鎖定、外鍵和引用完整性支持等功能的多版本并發(fā)性控制(Multi-Version Concurrency Control,MVCC)。 
  
        今年4月,Solid Information Technology公司與MySQL共同宣布,Solid Information Technology公司作為MySQL合作伙伴,加入MySQL認證存儲引擎計劃(MySQL Certified Storage Engine Program,www.mysql.com/engines.html)。MySQL認證存儲引擎計劃將使第三方ISV和開源社區(qū)開發(fā)者能夠為全球數百萬MySQL數據庫用戶開發(fā)和提供高質量的數據庫引擎。此外,兩家公司還一致達成了一項轉售協(xié)議,solidDB產品將作為MySQL企業(yè)定購服務的內容之一,由兩家公司一起共同推動其發(fā)展和銷售。  

      關于基準測試方法 
  
        此次測試采用TM1基準測試(TM1 Benchmark)方法對兩款產品——DB for MySQL beta 5和MySQL 5.0.27 with InnoDB Storage Engine的性能進行了全面測試。測試環(huán)境為8組雙內核AMD Opteron處理器,2GB緩存大小,64個數據庫并發(fā)連接數。 

p2p機相關文章:p2p原理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