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浮在空中”的連線技術--低泄漏值的飛安級低電流電路設計
單端口引出面臨著與“A”通道存在的同樣問題,也就是說,非反相輸入端與電源電壓距離較近。除了少數(shù)需要用到單端結構的情況外,如果單端和雙端同時出現(xiàn)在一個具有八端口引出的封裝中,采用上述雙通道的方案將會更加有優(yōu)勢。
c.小封裝并不一定那么好
圖3:小封裝的比較
較小管腳間距的封裝意味著更大的泄漏電流。這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緊密的管腳排布,二是由于更加緊貼著電源電壓和其他端口。雖然單位面積的板級電阻率是一定的,但是將焊盤排布得更近會減小距離從而降低電阻率。
此外,更加緊密的管腳排布更容易受到沾污,而且對于這么緊密的管腳距離來說,是很難有效進行清潔的。正如我們所看到的,如果間距并不是首要考慮因素的話,SOIC-8封裝很少會比MSOP-8封裝更有優(yōu)勢。在這點上,原先的DIP封裝仍然是最佳的封裝形式。基于同樣的原因,單管腿的SOT-23比單管腿的SC-70更受歡迎。
設計和版圖的建議
這里提供一些通用的建議,供你設計時參考借鑒。
保護環(huán)應該圍繞所有輸入端口,在內層和底層上同樣要對PCB板采取保護措施。由于輸出端具有低阻抗,因此它不需要進行保護,但是輸出端應該與輸入端有效隔離。
在保護環(huán)的距離以及輸入阻抗之間需要作一個折衷。如果保護環(huán)和輸入通道之間的距離較大的話,將會降低輸入阻抗。
將輸入表面積最小化,從而可以降低雜散電容和離子沖擊的影響。相對于微型放大器的信號幅度來說,電流與電阻的乘積帶來的電壓降可以被忽略,而且工作速度一般來說又比較低,因此,可以通過盡可能減小布線寬度的方法來減小雜散效應。
需要將所有松散布局的走線排布得更加緊密些。敏感的高阻抗電路通常可以“看到”走線漂移的影響(ΔC)。在保護環(huán)的區(qū)域內,跳線或者互連線應該設計得更加裸露(最好是鍍錫的實心銅材料)。
對于去除焊錫層的PCB板來說,最好用密閉的保護環(huán)或掩蔽層包圍起來,以減小水分和灰塵顆粒的影響。
如果需要的話,在導體的周圍盡可能多地采用聚四氟乙烯和其他絕緣材料。同時,將其余區(qū)域保護起來。對于高壓應用來說,請注意互相之間的距離。
請注意板上用到的塑料和膠帶。請使用可抗ESD的導電膠。
陶瓷電容會受到壓電效應和機械振動的影響,這時產生的噪聲會引起電容的電荷饋通。在輸入端、集成端、反饋端和偏置網絡中使用陶瓷電容要格外小心。
整個包裝應該被完全封閉,易潮的情況下,要使用干燥劑。這些干燥劑應該像通常的維護服務一樣,方便被用戶或者實驗人員更換。
盡量避免板子被彎曲或受到應力影響。在多層板之間采用點支撐或面支撐的方法,請不要引入外部用戶控件或板級連接器。
正如在本文開頭所提到的,在微型放大器領域,與“傳統(tǒng)”電路相比,設計一個成功的電路要求采用不同的設計方法。如果大家能夠遵照上述一些簡單建議的話,各位一定能達到一次成功的高設計水平。
基爾霍夫電流相關文章:基爾霍夫電流定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