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超高頻RFID的電磁兼容性分析

超高頻RFID的電磁兼容性分析

作者: 時間:2012-05-23 來源:網(wǎng)絡 收藏
由于一般的設備在最大功率情況下的工作距離為3~5 m,所以一般情況下持有無中心對講機的人的活動范圍應當在距離設備3 m之外的區(qū)域。920 MHz附近的頻率在3 m的距離處,空間損耗約為41 dB.圖3顯示了參考文獻[5]中的測試方法進行的測試,在保證設備在917 MHz處帶外發(fā)射等效輻射功率(ERP)譜密度在100 kHz的信道帶寬下為-30 dBm,在正對RFID設備天線3 m處使用無中心對講機,通信距離為400 m左右,對其通信距離略有影響,但基本可以保證其一定的通信距離。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2s4d.com/article/154853.htm

  

  如果要完全消除RFID對于無中心對講機通信的影響,由RFID設備至無中心對講機的傳播損耗應當達到-36-(-110)=74 dB.由傳播模型計算可得,此時RFID與無中心對講機的兼容距離為28 m左右。但是考慮到RFID設備的天線有較強的方向性,在偏離天線最大傳播方向處使用無中心對講機的兼容距離將進一步縮小。

  表4給出了由傳播模型理論計算得到的在不同環(huán)境下距離RFID設備3 m處使用無中心對講機的最大通信距離以及在完全保證無中心對講機的最大通信距離時RFID設備與無中心對講機的兼容距離。

  

  2.3 RFID業(yè)務與GSM移動通信業(yè)務的兼容性

  干擾測試顯示,在保證RFID設備在GSM移動通信下行頻段930~960 MHz的帶外發(fā)射在100 kHz的信道帶寬下為-47 dBm (EIRP)的情況下,在正對RFID設備3 m處使用GSM手機,GSM移動通信基本不受影響。

  一般的GSM網(wǎng)絡覆蓋信號強度在大城市繁華市區(qū)室內(nèi)覆蓋電平在200 kHz的信道帶寬下為-70 dBm,一般市區(qū)室內(nèi)覆蓋電平在200 kHz的信道帶寬下為-80 dBm.在正對RFID設備天線3 m處,由傳播模型可得由于其產(chǎn)生的噪聲電平在100 kHz的信道帶寬下為-47 dBm-41 dBm=-88 dBm.所以RFID對于GSM網(wǎng)絡的下行信號基本沒有影響,而在偏離天線最大傳播方向處使用GSM手機,應當完全可以保證其正常通信。

  而對于上行信號,在RFID設備滿足在上行頻率段的輻射雜散在100 kHz的信道帶寬下小于-36 dBm (EIRP)的情況下,由于RFID設備一般與GSM基站之間保持較遠的距離,手機的發(fā)射功率又遠大于帶外發(fā)射,所以在此條件下RFID設備對于GSM上 行信號不會有影響。所以在GSM網(wǎng)絡覆蓋相對較好的地區(qū),RFID設備在滿足在GSM下行頻率段的輻射雜散在100 kHz的信道帶寬下小于-47 dBm (EIRP),上行頻段的輻射雜散在100 kHz的信道帶寬下小于-36 dBm的情況下,對于GSM通信基本沒有影響。

  3 結(jié)束語

  RFID系統(tǒng)在GSM網(wǎng)絡和無中心對講系統(tǒng)中使用時必須保證RFID讀寫器天線與GSM用戶終端或?qū)χv機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否則GSM用戶終端將受到其 信號干擾而無法識別網(wǎng)絡,無中心對講機也將無法檢測到空閑信道而無法正常工作。本文的部分數(shù)據(jù)是使用奧村-哈達模型計算得到,然而實際的RFID系統(tǒng)使用 環(huán)境可能處于室內(nèi)或更加復雜的環(huán)境中, 在這種情況下應采用更精確的數(shù)學模型以獲得更準確的數(shù)據(jù)。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關(guān)鍵詞: 分析 電磁兼容 RFID 高頻

評論


相關(guān)推薦

技術(shù)專區(qū)

關(guān)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