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商機   下載  拆解   高校  招聘   雜志  會展  EETV  百科   問答  電路圖  工程師手冊   Datasheet  100例   活動中心  E周刊閱讀   樣片申請
EEPW首頁 >> 主題列表 >> ~c/os—ii

~c/os—ii 文章 最新資訊

ARM Cortex―M0/M0+單片機的指針變量替換方法

  • ARM Cortex―M0/M0+單片機的指針變量替換方法, 摘要:32位ARM Cortex-M0/M0+內核定位于“全面替代”各類8/16位微控制器(MCU)內核,其硬件設計支持使用16位短指針變量。目前主流的ARM編譯器僅使用32位長指針變量,這對于資源有限的MCU來說十分浪費。為
  • 關鍵字: 指針替換  Cortex―M0/M0+  Kinetis L25  μC/OS―II  RAM  

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tǒng) μC/OS-II 在S12單片機上的移

  • 1 引言在采用前后臺系統(tǒng)軟件設計模式的嵌入式系統(tǒng)中,主程序是一個無限循環(huán),單任務順序執(zhí)行,通過設置一個或多個中斷來處理異步事件。這種系統(tǒng)
  • 關鍵字: 實時操作系統(tǒng)  μCOS-II  S12單片機   

基于CAN總線的嵌入式設備狀態(tài)監(jiān)測平臺設計

  • 基于CAN總線的嵌入式設備狀態(tài)監(jiān)測平臺設計, 引言實驗室中關鍵設備的信息需要及時采集、反饋到主控室中,又因為設備類型多,促使設計者開發(fā)主節(jié)點、從節(jié)點的結構,總線通信的監(jiān)測平臺。同時,平臺的用戶界面需具有二次開發(fā)能力。因此,本文設計了一種設備狀態(tài)監(jiān)
  • 關鍵字: CAN總線  嵌入式系統(tǒng)  μC/OS  

用AndesCore N1033A-S處理器實現μC/OS-II的移植

  • 5S和iPad 5的傳聞已經流傳。還不算太過份,但確實都在傳。這兩款機很有可能會分別采用A7和A7X處理器。這意味著,除非蘋果不再設計定制化的芯片,而
  • 關鍵字: uC/OS-II  移植  操作系統(tǒng)  處理器  

基于Cortex M3的音頻播放器的設計

  • 基于Cortex M3的音頻播放器的設計,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MP3這一產品的技術越來越成熟,MP3現在以外形精致小巧,功能的的多樣性,且抗震省電等特點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喜愛,且MP3歌曲可以隨時自由下載,更是將MP3的使用達到極大的普及,豐富了人們的文
  • 關鍵字: Cortex M3處理器  音頻播放器  μC/OS―II操作系統(tǒng)  μC/GUI  FatFs文件系統(tǒng)  

基于μC/OS-II的低功耗車載防盜系統(tǒng)的設計

  • 基于μC/OS-II的低功耗車載防盜系統(tǒng)的設計, 當今市場的汽車的防盜手段通常都是被動防盜型的,即采機械式或者電子式的手段當車輛遇到非法入侵時車輛防盜系統(tǒng)會采取預設的防盜手段并自動報警。此類的防盜器占絕大部分市場。此類防盜器在一定程度上能對非法入侵者
  • 關鍵字: μC/OS―II  MSP430  GPS定位  單片機車載防盜  

老杳:相比IC中國自主OS何以如此阿斗?

  • 產業(yè)發(fā)展需要扶植巨頭,因為他們不僅擁有人才管理、企業(yè)運營經驗,也擁有全球領先的管理制度和激勵制度,自主OS要崛起沒有捷徑可走。
  • 關鍵字: IC  OS  

印度本土操作系統(tǒng)太強大 iOS連第二名都排不上

  •   Indus OS是印度的一款基于Android開發(fā)的操作系統(tǒng)。在2015年年底,它在印度的市場份額已超過了蘋果iOS,成為僅次于Android的第二大智能手機操作系統(tǒng)。從那以后,它不僅保持著自己的地位,而且還在不斷拉大與iOS的差距。據市場研究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稱,現在Indus OS控制著6.3%的印度智能手機市場。   在2015年第二季度,當Indus OS與印度國產手機制造商Micromax聯(lián)姻時,它獲得了長足發(fā)展。在印度,Micromax公司是手機銷量僅次于三星
  • 關鍵字: Indus OS  iOS  

全新Fluke 438-II電能質量與電機分析儀

  •   “引領行業(yè)標準,創(chuàng)新成就未來”。福祿克美國華盛頓州,2016年5月消息——測量機械負載時一般需要借助于傳感器,而這一條件要么成本昂貴,要么物理上不可實現。新Fluke? 438-II電能質量與電機分析儀采用了創(chuàng)新算法,不僅測量三相電能質量,而且分析電機扭矩、效率和轉速,從而判定系統(tǒng)性能以及檢測過載條件,同時無需使用電機負載傳感器。   Fluke 438-II能夠在電機不中斷工作的情況下提供其電氣和機械特征分析數據,從而簡化電機性能診斷過程。通
  • 關鍵字: Fluke  438-II  

黑莓必須放棄移動OS 茍延殘喘已毫無價值

  • 盡管機會渺茫,但是黑莓還是有機會在當今這個弱肉強食的智能手機市場生存下去的,但它必須接受自己的移動OS已經難堪大任的事實。
  • 關鍵字: 黑莓  OS   

μC/OS-II在數字微波監(jiān)控系統(tǒng)中的應用

  •   0 引言  隨著嵌入式系統(tǒng)開發(fā)的普及和深入,在更加復雜的應用中傳統(tǒng)軟件開發(fā)手段難以滿足需求,嵌入式操作系統(tǒng)在開發(fā)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已經被廣泛應用于手機、移動計算機設備、網絡設備和工控仿真等領域。嵌入式操作系統(tǒng)μC/OS-II源碼是公開的,而且它是可移植、可固化、可裁減及可剝奪型的多任務實時內核,可用于各類8位、16位和32位單片機和DSP,目前得到廣泛應用。本文給出一種數字微波設備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設計,該系統(tǒng)引入μC/OS-II之后,系統(tǒng)的開發(fā)效率得到提高,整個系統(tǒng)的健壯性得到增強,文中對
  • 關鍵字: μC/OS  微波通信  

Qsys與uC/OS學習筆記6:任務切換-續(xù)

  •   uC/OS-II總是運行進入就緒態(tài)任務中優(yōu)先級最高的任務。確定哪個優(yōu)先級最高,下面要由哪個任務運行了,這一工作是由任務調度函數OS_Sched (void)完成的。當前就緒任務要交出CPU控制權并進行任務切換的相關操作都調用了OS_Sched (void)函數?! ∪鐖D1所示,當前運行態(tài)任務交出CPU控制權必須是以下某個函數被調用或某事件發(fā)生:OSFlagPend()、OSMboxPend()、OSMutexPend()、OSQPend()、OSSemPend()、OSTaskSuspend()、OS
  • 關鍵字: Qsys  uC/OS  

直接數字合成技術實現函數信號發(fā)生器

  • 本文利用直接數字合成技術通過一款FPGA可編程邏輯芯片實現函數信號發(fā)生器的研制,該信號發(fā)生器是以Altera公司生產的EP4CE6F17C8芯片為設計載體,通過DDS技術實現兩路同步信號輸出。通過軟件Quartus-II12.0和Nios-II 12.0開發(fā)環(huán)境編程,實現多種波形信號輸出,信號具有高精度的頻率分辨率能力,最高可達36位。最后通過實驗輸出的波形信號符合標準。
  • 關鍵字: 直接數字合成技術  FPGA  信號發(fā)生器  Quartus-II  201512  

Qsys與uC/OS-II學習筆記5:任務切換

  •   上個筆記提到調用任務延時函數后,系統(tǒng)將會進行任務切換,否則當前運行任務就會一直霸占著CPU的使用權。那么這個任務延時函數中到底有什么奧秘?調用它為什么能夠讓任務切換自如?這個筆記咱就要揭開uC/OS-II的一大設計精髓——任務切換?! √貦嗤瑢W并非軟件工程或是計算機科班出身,還真沒學過什么操作系統(tǒng),對于CPU內部架構和工作機制的理解和認識完全靠自身的實踐、摸索加一些教科書的研讀。對于一些概念的闡述或許不夠專業(yè),如果有些偏差也非常歡迎大家提出來加以糾正,但是我想這些“草根”式的圖文或許多少能夠幫助大家快
  • 關鍵字: Qsys  uC/OS-II  

Qsys與uC/OS-II學習筆記4:任務狀態(tài)與工作機制

  •   前面一個筆記我們已經可以輕松的使用EDS提供的HAL構建一個uC/OS-II的模板工程,在這個工程里,所有和移植有關的問題都不用我們操心,我們只要放心的去設計我們的應用程序便可。而一個最簡單的uC/OS-II工程也已經呈現在我們面前,三個最基本的步驟就可以完成一個我們曾經以為多么神奇的操作系統(tǒng)。但是,雖然我們能夠構建兩個最基本的任務,但說實在話,我們還沒搞懂它到底如何工作的,依葫蘆畫瓢沒有錯,若能夠搞清楚它的工作機理就更好了。   先來回顧一下兩個task,如下代碼:   /* Prints &q
  • 關鍵字: Qsys  uC/OS  
共631條 7/43 |‹ «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yè)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lián)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備案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