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商機   下載  拆解   高校  招聘   雜志  會展  EETV  百科   問答  電路圖  工程師手冊   Datasheet  100例   活動中心  E周刊閱讀   樣片申請
EEPW首頁 >> 主題列表 >> multisim 14

multisim 14 文章 最新資訊

基于Multisim 10的十字路口交通燈控制器的設計與仿真

  • 介紹運用Multisim 10仿真軟件,設計一個十字路口交通燈控制器。該控制器實現了對十字路口交通信號燈控制。利用Multisim 10這種高效的設計平臺,能夠方便地設計電路,并用虛擬儀器庫進行仿真以及驗證電路是否達到設計要求。與傳統(tǒng)的設計方法相比,它具有省時、低成本、高效率的優(yōu)越性。
  • 關鍵字: 設計  仿真  控制器  交通  Multisim  十字路口  基于  

基于Multisim 9的數字電子鐘設計與仿真

  • 數字電子鐘廣泛應用于各個公共場所,其電路設計的一般方法是連線多而雜,不便于理解其電路構成。利用中規(guī)模集成電路,設計了數字電子鐘,由于采用了層次電路設計方法,將其分成各個單元電路設計成層次塊,最后將各層次塊連線成整機電路,連線美觀,便于理解各單元電路功能,其整機電路功能也一目了然。
  • 關鍵字: Multisim  數字電子鐘  仿真    

基于LabVIEW的單結晶體管伏安特性測試

  • 單結晶體管是近幾年發(fā)展起來的一類新型電子器件,它具有一種重要的電氣性能,即負阻特性,可以大大簡化自激多...
  • 關鍵字: LabVIEW  伏安特性測試  Multisim  

電子仿真軟件MultiSIM使用方法及技巧

  • 電子仿真軟件MultiSIM最初由加拿大的IIT 公司推出,從Multisim2001開始到后來的Multisim7和Multisim8止;Multisim9到目前的Multisim10版本,已改由美國國家儀器公司(NI公司)所推出。Multisim版本每次升級,軟件功能都
  • 關鍵字: MultiSIM  電子仿真軟件  方法    

詳解Multisim 10仿真實驗步驟

  • 一、 實驗目的
    熟悉并掌握Multisim10對單片機的仿真過程。
    加深對單片機硬件以及軟件理論知識的理解。二、 實驗原理
    1、Multisim10
    美國國家儀器公司下屬的ElectroNIcs Workbench Group在今年年初發(fā)布了Multisim
  • 關鍵字: 步驟  實驗  仿真  Multisim  詳解  

Multisim 10中的MCU模塊如何進行單片機協(xié)同仿真

  • Multisim是基于SPICE的電路仿真軟件,SPICE(Simulation Program with Intergrated Circuit Emphasis)是“側重于集成電路的模擬程序”的簡稱,在1975年由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萊分校開發(fā)。在Multisim9中,需要另安裝M
  • 關鍵字: 單片機  協(xié)同  仿真  進行  如何  MCU  模塊  Multisim  

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使用NI ELVIS、NI LabVIEW和NI

  • Author(s):
    Thomas E. Brewer -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Industry:
    Education, ResearchProducts:
    LabVIEW SignalExpress, Multisim, NI ELVISThe Challenge:
    實施一套利用實際信號教學理論電子工程概
  • 關鍵字: Multisim  LabVIEW  ELVIS  美國    

NI Multisim的十大教學特性

  •   概覽   使用Multisim,可以使學生融入學習氛圍,通過動手實踐鞏固理論知識,還可以提供易于使用的交互式電路教學和學習環(huán)境。為教學目的而開發(fā)的Multisim包含多種特性,能協(xié)助教師授課,能為學生提供交互式學習環(huán)境從而查看和研究各種電路。   目錄   1. 使用交互式電路仿真鞏固理論知識   2. 鼓勵使用仿真驅動的儀器進行探索學習   3. 使用20個功能強大的分析工具查看數據   4. 將仿真數據與Multisim內NI ELVIS提供的真實測量值進行比較   5. 使用PLD
  • 關鍵字: NI  Multisim  LabVIEW  

NI硬件的定制設計

  •   概覽   美國國家儀器公司為工程師提供的硬件平臺多種多樣,可用于測試,測量和設計。例如,用戶可充分利用NI Single-Board RIO,PXI,或數據采集(DAQ)的優(yōu)勢。每一種硬件平臺都包含實際測量、數據分析和平臺高級應用的高效接口。   盡管每個平臺都含有諸多模塊、配件和附件,但有時仍需客戶定制固定裝置以完善整個平臺。例如,由于您具體工作的應用類型不同,可能需要定制信號調理以連接外界信號和控制系統(tǒng)。若無現成的產品供應,客戶就需要自行設計固定裝置。   利用NI的資源,客戶就可以明晰配置
  • 關鍵字: NI  Multisim  DAQ  PXI  

從PSPICE過渡至NI Multisim:教程

  •   概覽   SPICE (針對集成電路的仿真程序)是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萊分校開發(fā)的模擬電路仿真器,是作為CANCER (除射頻電路外的非線性電路計算分析)程序的一部分進行開發(fā)的。   過去的50年中,眾多公司開發(fā)了大量不同的SPICE變體(包括HSPICE和PSPICE)。   SPICE以網表形式定義電路并使用參數仿真電路特性。網表描述電路中的部件及其連接方式。SPICE可以仿真DC工作點、AC響應、瞬態(tài)響應以及其它有用的仿真項目。   目錄   1. 為何采用本教程作為PSPICE到Mul
  • 關鍵字: NI  Multisim  PSPICE  

NI 推出Multisim 11 簡化教學和設計中的電路仿真

  •   美國國家儀器有限公司(National Instruments,簡稱NI)近日推出分別針對動手學習以及專業(yè)電路設計的教育版和專業(yè)版電路仿真軟件Multisim 11。這一簡單易用的Multisim軟件以圖形化的方式消除了傳統(tǒng)電路仿真的復雜性,幫助教育工作者、學生和工程師使用先進電路分析技術。   Multisim 11教育版專注于教學,內有電路教程和課件。這一系統(tǒng)幫助教育工作者吸引學生,用互動、動手操作的方式研究電路行為,深化電路理論。由于Multisim的交互式組件、模擬驅動儀器、實際的模擬和
  • 關鍵字: NI  仿真軟件  Multisim   

Multisim在電子線路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  傳統(tǒng)電子線路的分析、設計方法首先是根據指標要求設計電路及其元件參數,在簡化電路的基礎上,對電路進行手工估算,然后在實驗室搭建電路,使用儀器、儀表進行測試,驗證是否滿足指標要求。仿真軟件Multisim借助虛
  • 關鍵字: Multisim  電子線路  實驗教學  中的應用    

Protel 99 SE制板Multisim 8仿真電路

  • 1 引言
    利用電子設計自動化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軟件設計電子電路是當今電子設計的主流方法。目前國內應用較為廣泛的EDA 工具有Multisim,Protel.Matlab,Spice,MaxplusⅡ等。其中,Protel 99
  • 關鍵字: Multisim  Protel  99  仿真電路    

凌力爾特推出低功率14位、125Msps ADC

  •   凌力爾特公司 (Linea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推出一個由 24 個超低功率 14 位/12 位、125Msps 至 25Msps、四通道和雙通道 ADC 組成的產品系列,這些 ADC 消耗的功率僅為同類 ADC 的 1/3。旗艦 ADC 是 4 通道 14 位、125Msps ADC LTC2175-14,該器件僅消耗 558mW 功率 (每通道 140mW)。LTC2175 極大地降低了系統(tǒng)功耗,同時不會犧牲 AC 性能,從而在基帶提供 73.4dB 的信噪比 (SN
  • 關鍵字: Linear  ADC  LTC2175-14  

基于Multisim的差分放大電路仿真分析

  • 簡要介紹Multisim8軟件的特點,并對差分放大電路進行仿真分析,研究其如何實現對差模信號放大和對共模信號抑制a仿真結果與理論分析計算一致,在課堂上使模擬電子技術教學更形象、靈活、更貼近工程實際,達到幫助學生理解原理,更好地掌握所學的知識的目的。對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 關鍵字: Multisim  差分放大電路  仿真分析    
共203條 13/14 |‹ «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yè)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備案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