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tex-m3 文章 最新資訊
東芝推出適用于電機控制的Arm Cortex-M4微控制器
- 東芝電子元件及存儲裝置株式會社(“東芝”)近日宣布,采用Cortex?-M4內核并搭載FPU的TXZ+?族高級系列32位微控制器的M4K組新增8款新產品,閃存容量達512 KB/1 MB,同時提供4種不同的封裝類型。支持物聯(lián)網(wǎng)的電機應用功能不斷發(fā)展,需要更大的編程容量以及更好的固件OTA支持。東芝新推出的M4K組產品將現(xiàn)有產品的最大代碼閃存容量從256 KB擴充至512 KB[1]/1 MB[2](具體容量視產品而定),RAM容量也從24 KB擴充至64 KB。在容量提升的同時,其他特性也得以保留,包括運
- 關鍵字: 東芝 電機控制 Cortex-M4 微控制器 MCU
蘋果預計3月底或4月更新iPad Pro和iPad Air
- 3月4日,蘋果在官網(wǎng)以新聞稿的形式,宣布推出搭載M3芯片的新一代MacBook Air,13英寸版和15英寸版同步推出,兩款均是在推出之后就開始接受預訂。在搭載M3的MacBook Air發(fā)布后,馬克·古爾曼《Power On》時事通訊中堅稱,蘋果有望在3月底或4月的某一時間點直接在官網(wǎng)推出最新款的iPad Pro和iPad Air,以及重新設計的妙控鍵盤和另一個版本的Apple Pencil。并可能會對iPadOS 17.4進行修訂,以確保兼容性。預計將推出的iPad Air,可能也會有調整。此前已有消
- 關鍵字: 蘋果 iPad Pro iPad Air OLED M3
兆易創(chuàng)新推出GD32F5系列Cortex-M33內核MCU
- 業(yè)界領先的半導體器件供應商兆易創(chuàng)新GigaDevice近日宣布,正式推出基于Arm? Cortex?-M33內核的GD32F5系列高性能微控制器,全面適配于能源電力、光伏儲能、工業(yè)自動化、PLC、網(wǎng)絡通訊設備、圖形顯示等應用場景。GD32F5系列高性能MCU具備顯著擴容的存儲空間、優(yōu)異的處理能效和豐富的接口資源,該系列MCU符合系統(tǒng)級IEC61508 SIL2功能安全標準,并且提供完整的軟硬件安全方案,能夠滿足工業(yè)市場對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的需求。目前,該系列產品已可提供樣片,并將于5月正式量產供貨。GD3
- 關鍵字: 兆易創(chuàng)新 GD32F5 Cortex-M33 MCU
M3 芯片加持,2024 款蘋果 MacBook Air 支持外接雙顯示器
- IT之家 3 月 4 日消息,蘋果今日發(fā)布了兩款搭載 M3 芯片的全新 MacBook Air 筆記本電腦,其中一項重大改進是新機在筆記本蓋合上時支持外接兩個顯示器。據(jù)IT之家了解,蘋果仍在銷售的搭載 M2 芯片的上一代 MacBook Air 機型,官方只支持連接一臺最高 6K 分辨率 60Hz 的外接顯示器。相比之下,新款 13 英寸和 15 英寸 MacBook Air 機型在筆記本蓋子打開的情況下,可支持連接一臺最高 6K 分辨率 60Hz 的外接顯示器;在合蓋情況下,可支持連接兩臺最高
- 關鍵字: Apple Macbook Air M3
Arm Cortex-X5超大核首曝:5年來最大飛躍!死磕蘋果自研
- 1月15日消息,可以確認的是,Arm正在開發(fā)全新一代的Cortex-X CPU內核(超大核),代號"Blackhawk"(黑鷹),預計命名為Cortex-X5。這個全新內核是Arm CEO Rene Haas的工作重點之一,目標是盡可能縮小與蘋果自研CPU內核的差距,甚至是超越之。蘋果自研內核其實也是Arm指令集,但憑借更高超的設計能力和生態(tài)系統(tǒng),性能表現(xiàn)相比Arm公版更勝一籌。按照Arm的預計,Cortex-X5將會帶來巨大的性能提升,可實現(xiàn)五年來最大幅度的IPC提升。有趣的是,現(xiàn)有
- 關鍵字: Arm Cortex-X5 蘋果 驍龍8 Gen4 高通 Blackhawk
Arm新品搶奪AIoT大市場
- Arm 23日宣布,推出專為人工智能物聯(lián)網(wǎng)(AIoT)應用設計的Arm Cortex-M52,強化更高數(shù)字訊號處理和機器學習效能需求。Arm中國臺灣區(qū)總裁曾志光指出,AI+IoT的落實,仰賴強悍的MCU芯片,Arm提供最新AI架構,加深邊緣AI滲透率。MCU廠商新唐于新系列產品已導入Arm Cortex M4及M7核心,未來也有機會采用M52,深化AIoT需求。曾志光分析,未來幾年將會迎來物聯(lián)網(wǎng)智慧化風潮,現(xiàn)階段英國已經有AI海岸巡防無人機,以AI技術判別溺水、船只擱淺等各種狀況,節(jié)省救生員人力;Arm已
- 關鍵字: Arm AIoT MCU 新唐 Cortex-M52
貿澤電子開售STMicroelectronics配備FPU的STM32H5 Arm Cortex-M33 32位MCU
- 提供超豐富半導體和電子元器件?的業(yè)界知名新品引入?(NPI)?代理商貿澤電子?(Mouser Electronics)?即日起供貨STMicroelectronicsg的STM32H5?MCU。STM32H5是首個可訪問片上系統(tǒng)?(SoC)?安全服務的MCU系列,適用于工業(yè)自動化、醫(yī)療、智慧城市、智能家居、個人電子產品和通信領域的新一代智能互聯(lián)設備。貿澤電子供應的STMicroelectronics?STM32H5是搭載Arm
- 關鍵字: 貿澤 STMicroelectronics FPU STM32H5 Cortex-M33 MCU
瑞薩推出業(yè)界首款基于Arm Cortex-M85處理器的MCU
- ●? ?RA8系列產品具備業(yè)界卓越的6.39 CoreMark/MHz測試分數(shù),縮小了MCU與MPU之間的性能差距●? ?包含Arm Helium技術,可提升DSP和AI/ML性能●? ?卓越的安全性:高級加密加速、不可變存儲、安全啟動、TrustZone、篡改保護●? ?低電壓和低功耗模式,節(jié)省能耗●? ?多款“成功產品組合”為您設計提速●? ?RA8M1產品群對應軟件及硬件開發(fā)套件現(xiàn)
- 關鍵字: 瑞薩 MCU Cortex-M85
蘋果發(fā)布M3系列芯片:3nm工藝 支持光追提升GPU性能
- 10月31日消息,蘋果舉行新品發(fā)布會,線上發(fā)布M3系列芯片(M3、M3 Pro以及M3 Max),除了芯片更新蘋果還帶來了搭載M3系列芯片的MacBook Pro以及24英寸版iMac。這是蘋果首次將Pro與Max首次與基礎款同時公布,蘋果官方在發(fā)布會中也表示:這一系列的芯片采用了最新的3nm工藝制程,意味著比當前的M2系列將要「快得嚇人」。M3系列芯片信息:M3配備8核CPU,10核GPU,24GB統(tǒng)一內存,速度最高比M2提升20%M3 Pro配備12核CPU,18核GPU,36GB統(tǒng)一內存,速度最高比
- 關鍵字: 蘋果 M3 芯片 3nm 工藝 GPU
蘋果宣布舉行線上發(fā)布會 搭載M3芯片的Mac來了
- 蘋果在官網(wǎng)宣布將舉行線上特別活動,這場發(fā)布會與以往不同的是在北京時間10月31日上午8點舉行。屆時,可能會在活動中發(fā)布新款Mac以及M3芯片。按照蘋果的慣例,在9月份發(fā)布新款iPhone之后,它緊接著將會對Mac產品線進行更新。而且,蘋果過去也曾在10月份和11月份舉辦過專門發(fā)布新款Mac的活動,而這次的時間安排與慣例相符。在官網(wǎng)活動網(wǎng)頁上,蘋果的彩蛋似乎也暗示著,這場發(fā)布會活動將與新款Mac產品有關。點擊海報后,蘋果Logo變成了一個幽靈般的Finder面孔,而Finder是macOS系統(tǒng)中的文件管理器
- 關鍵字: 蘋果 發(fā)布會 M3 芯片 Mac
Arm?? Cortex??-M0+ MCU 如何優(yōu)化通用處理、傳感和控制
- 嵌入式系統(tǒng)中的微控制器 (MCU) 像是繁忙機場的空中交通管制系統(tǒng)。MCU 可以感知所在的工作環(huán)境,根據(jù)感知結果采取相應操作,并與相關系統(tǒng)進行通信。MCU 可以管理和控制從數(shù)字溫度計到煙霧探測器,再到暖通空調電機等幾乎各種電子設備中的信號。為了確保系統(tǒng)的經濟性和使用壽命,嵌入式設計人員在設計過程中需要更大的靈活性。如果采用目前市面上的 MCU 產品系列,設計人員在當前和未來設計中可以重復使用的硬件和代碼數(shù)量將很有限,并且計算、集成模擬和封裝選項也很有限。這種有限的靈活性通常意味著設計人員必須向多家制造
- 關鍵字: Arm Cortex M0 MCU 傳感 控制
cortex-m3介紹
Cortex-M3是一個32位的核,在傳統(tǒng)的單片機領域中,有一些不同于通用32位CPU應用的要求。譚軍舉例說,在工控領域,用戶要求具有更快的中斷速度,Cortex-M3采用了Tail-Chaining中斷技術,完全基于硬件進行中斷處理,最多可減少12個時鐘周期數(shù),在實際應用中可減少70%中斷。
單片機的另外一個特點是調試工具非常便宜,不象ARM的仿真器動輒幾千上萬。針對這個特點,Corte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yè)會員服務 -
網(wǎng)站地圖 -
聯(lián)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802012473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