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商機   下載  拆解   高校  招聘   雜志  會展  EETV  百科   問答  電路圖  工程師手冊   Datasheet  100例   活動中心  E周刊閱讀   樣片申請
EEPW首頁 >> 主題列表 >> ai on arm

ai on arm 文章 最新資訊

Google I/O大會前瞻:AI會是最大亮點

  •   谷歌一年一度的開發(fā)者大會Google I/O是公司一年內最大的盛會,也是公司發(fā)布Android系統(tǒng)最新功能的時候。但是今年的Google I/O大會在本周三開幕的時候,情況可能會跟往年有些不同,人們最想知道的和討論最多的可能是谷歌在人工智能領域推出的最新項目。   如果你在過去的一年里一直有所留意的話,你就會注意到谷歌似乎對人工智能特別感興趣,它幾乎把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到公司的各個角落和各款產品,比如搜索結果、聊天應用、Google Assistant、Google Home等等。   從谷歌首席執(zhí)
  • 關鍵字: Google  AI  

AI芯片大戰(zhàn)格局解讀:這場三國殺有點熱鬧

  • 眼看著英偉達在這人工智能的浪潮中一騎絕塵,它的技術到底能有多厲害?難道其他芯片巨頭就真的在吃干飯嗎?
  • 關鍵字: AI  谷歌  

老杳:ARM中國落戶深圳,為孫正義鼓掌!

  •   5月14日下午厚安創(chuàng)新基金與安謀公司在北京舉行ARM(中國)落戶深圳諒解備忘錄簽署儀式,意味著傳了很久的ARM將與中國政府成立合資公司事宜終于塵埃落地。   據科技部網站消息,1月24日,由中投公司、絲路基金、新加坡淡馬錫、深圳深業(yè)集團、厚樸投資與ARM公司共同發(fā)起設立的厚安創(chuàng)新基金在北京正式成立啟動。其中包括中投、絲路基金、深圳深業(yè)等都是中國政府的主權基金或全資國有控股企業(yè),相信市場傳聞的ARM中國公司將由中資控股可信度很高。   顯然被軟銀收購的ARM運作更靈活,據傳未來ARM中國的營收將劃歸
  • 關鍵字: ARM  處理器  

重磅!ARM中國落戶深圳,傳中方資金控股

  • 被軟銀收購的ARM運作更靈活,據悉ARM中國公司中方資金將控股,本土化研發(fā)團隊的組建又可以為未來本土定制化產品奠定了基礎,也探索了新時代自主可控的新模式。
  • 關鍵字: ARM  

專用DSP核心助陣 SoC支持AI算法非難事

  •   雖然英特爾(Intel)、NVIDIA等芯片大廠近期在人工智能(AI)、神經網絡(NN)、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等領域動作頻頻,但半導體領域的其他業(yè)者也沒閑著,而且其產品發(fā)展策略頗有以鄉(xiāng)村包圍城市的味道。 益華計算機(Cadence)旗下的CPU/DSP處理器核心授權公司Tensilica,近期便發(fā)表針對神經網絡算法設計的C5 DSP核心授權方案。 在16奈米制程條件下,該核心所占用的芯片面積約僅1平方公厘,卻可提供達到1TMAC的運算效能,而且功耗遠比CPU、GPU等處理器更低,適合
  • 關鍵字: DSP  AI  

為了10萬億美元 英偉達干了這三件事

  • 不過問題來了,即使你從2015年開始,聽了黃教主在CES和GTC上的每一場演講,但是你可能還是明白英偉達在自動駕駛方面的完整布局,因為每年都有新東西和新變化。
  • 關鍵字: 英偉達  AI  

AI芯片再出新性能怪獸 Tesla V100憑什么要價百萬

  •   據國外媒體VentureBeat報道,英偉達CEO黃仁勛昨天發(fā)布了一款針對人工智能應用的雄心勃勃的新處理器:Tesla V100。   該新芯片擁有210億個晶體管,性能比英偉達一年前發(fā)布的帶150億個晶體管的Pascal處理器強大得多。它是一款很大的芯片——815平方毫米,大小約為Apple Watch智能手表的表面。它擁有5120個CUDA(統(tǒng)計計算設備架構)處理核心,雙精度浮點運算性能可達每秒7.5萬億次。     作為全球最大的圖形芯片和AI芯片廠商
  • 關鍵字: AI  英偉達  

思科斥資1.25億美元收購AI初創(chuàng)公司

  •   據美國科技博客網站VentureBeat報道,思科公司今天宣布,計劃斥資1.25億美元收購人工智能(AI)初創(chuàng)公司MindMeld。   MindMeld成立于2014年,其技術可以幫助人們創(chuàng)建人工智能輔助的人機對話界面。MindMeld的技術及其人工智能和深度學習領域擁有的10項專利,將用于改進思科協同合作服務Cisco Spark和思科其它協作產品。   該公司去年秋天推出一個可用于創(chuàng)建機器人和智能語音助手的平臺。        其API(應用編程接口)開發(fā)平臺MindMe
  • 關鍵字: 思科  AI  

軟銀收購ARM如何布局物聯網?

  •   對于ARM這樣一家稱霸智能行動終端的廠商,軟銀收購的目的劍指物聯網! 物聯網領域中有一部份是那些新創(chuàng)企業(yè)以及創(chuàng)客型的公司和群體,他們的創(chuàng)意比重越來越大,未來的市場黑馬或將誕生于此。 特別是最近,ARM對其的投入非常驚人......   2016年7月日本軟銀(Softbank)收購ARM,轟動整個產業(yè)。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目前基于ARM的應用處理器已在超過85%的智能行動裝置(包括智能型手機、平板計算機等)中得到應用,50%的智能型手機采用最新的ARMv8-A架構。 這樣一家稱霸智能行動終端的廠商,
  • 關鍵字: ARM  物聯網  

英偉達花30億美元打造AI芯片 8塊售14.9萬美元

  •   5月1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VentureBeat報道,英偉達CEO黃仁勛今天發(fā)布了一款針對人工智能應用的雄心勃勃的新處理器:Tesla V100。   該新芯片擁有210億個晶體管,性能比英偉達一年前發(fā)布的帶150億個晶體管的Pascal處理器強大得多。它是一款很大的芯片——815平方毫米,大小約為Apple Watch智能手表的表面。它擁有5120個CUDA(統(tǒng)計計算設備架構)處理核心,雙精度浮點運算性能可達每秒7.5萬億次。   作為全球最大的圖形芯片和AI芯片廠商,總
  • 關鍵字: 英偉達  AI  

AI芯片大戰(zhàn)愈演愈烈 英偉達能否領跑下去?

  • 隨著AI領域投資漸增,英偉達現在面臨英特爾、谷歌以及其他科技巨頭的激烈競爭,這些公司也在開發(fā)自己的AI芯片,AI芯片大戰(zhàn)愈演愈烈。
  • 關鍵字: AI  英偉達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ARM+Win10為何只打雷不下雨

  • 正如X86很難動搖ARM在移動端的地位,ARM也能難動搖X86在PC領域的地位,想必這也是雖然網絡傳言微軟surface新品會使用ARM,但結果產品依舊是X86的原因所在。
  • 關鍵字: ARM  Win10  

和x86展開正面沖突 ARM染指PC已成定局

  • PC市場是一個超千億規(guī)模的大蛋糕,既然這個市場的老大英特爾能跨界移動市場掙食,為何ARM不能去搶PC的生意?
  • 關鍵字: x86  ARM  

96Boards發(fā)展迅猛,已有50余種板卡問世

  •   在不久前上海舉行的“2017?Linaro?96Boards合作伙伴研討會”上,電子產品世界編輯獲悉,Linaro旗下的96Boards在18個多月前成立時只有2家企業(yè)推出2款開發(fā)板,但是在18個月后,已經有來自幾十家廠商的50多款開發(fā)板!  一家軟件組織——Linaro,為何要定義硬件開發(fā)板——96Boards?又為何能在短時間內獲得眾多SoC企業(yè)的擁躉?96Boards和市面上流行的開發(fā)板——樹莓派等的區(qū)別是什么?  Linaro概況:由ARM領銜設立  Linaro全球執(zhí)行副
  • 關鍵字: ARM  SoC  

強化汽車圖像處理效能 ARM新一代ISP亮相

  •   自動駕駛再創(chuàng)新進展。 為強化車用圖像處理效能,以盡早實現自動駕駛愿景,安謀國際(ARM)宣布推出新一代影像訊號處理器(ISP)--ARM Mali-C71,因應汽車圖像處理所面臨的挑戰(zhàn),包括在極端條件下對影像進行快速的處理和分析,除可加速自駕車發(fā)展時程,也有望為汽車產業(yè)帶來全新標準。   隨著科技不斷演進,汽車已成為創(chuàng)新平臺,先進駕駛輔助系統(tǒng)(ADAS)更是這波演進潮流中不可或缺的關鍵。 各種新型ADAS應用,像是取代后視鏡的攝影機、駕駛人昏睡偵測、以及行人保護系統(tǒng),紛紛推升對車載圖像處理功能的需求
  • 關鍵字: ARM  ISP  
共6844條 247/457 |‹ «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 ›|

ai on arm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chuàng)建詞條ai on arm!
歡迎您創(chuàng)建該詞條,闡述對ai on arm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ai on arm的朋友們分享。    創(chuàng)建詞條

熱門主題

樹莓派    linux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yè)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備案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