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商機   下載  拆解   高校  招聘   雜志  會展  EETV  百科   問答  電路圖  工程師手冊   Datasheet  100例   活動中心  E周刊閱讀   樣片申請
EEPW首頁 >> 主題列表 >> 三星 sdi

三星 sdi 文章 最新資訊

三星/索尼/LG電視砍成半價 家電市場將洗牌?

  • 在高端電視市場,價格競爭正在愈演愈烈。
  • 關鍵字: 三星  LG  

QLED與OLED都不放棄 三星正掀起一場大決戰(zhàn)

  • 當下的三星正掀起一場大決戰(zhàn),其中無論是電視大屏還是手機小屏,無論是QLED還是OLED,正所謂“兩手都要抓,都要硬!”
  • 關鍵字: 三星  QLED  

三星量產第二代10nm 驍龍845性能會大幅提高

  • 三星10nm工藝制程量產,驍龍845應該也是跑不了。
  • 關鍵字: 三星  10nm  

三星宣布量產第二代10LPP制程,性能增10%功耗降15%

  •   據三星電子于11月29日宣布,開始大規(guī)模量產以第2代10nm FinFET制程技術(10LPP)為基礎的單芯片系統(SoC)產品,其搭配該單芯片系統的電子產品,也預計將在2018年首季問市。   三星表示,針對低功耗產品所研發(fā)的10LPP技術,相較于第1代的10LPE,10LPP的制程可使性能提高10%,功耗降低15%。而且,由于該制程是延續(xù)于已經量產中的10LPE制程,所以將可以大幅縮短從開發(fā)到大量生產的準備時間,并提供更高的初期生產良率,因此更具有市場競爭優(yōu)勢。   三星進一步表示,采用10L
  • 關鍵字: 三星  10LPP  

手機OLED面板三星份額高達98.5%

  •   據韓國商報報道,在過去的第三季度,三星的面板份額占到了智能機總量的42.7%,銷售收入達到50.3億美元。   IHS Markit稱,其實從今年Q1開始,三星就占據領導地位,不過當時的份額是27.2%,收入是35億美元。   排名第二的是JDI,份額12.5%,收入14.7億美元,第三是LG Display,份額7.7%。   其中在OLED領域,三星的市占率高達98.5%。
  • 關鍵字: OLED  三星  

韓媒:中韓半導體戰(zhàn)明年全面開打

  •   近年來大陸傾全力發(fā)展半導體產業(yè),半導體作為韓國國家支柱產業(yè),韓國一直憂心忡忡密切關注大陸發(fā)展半導體動態(tài),深恐大陸「京東方崛起」的故事重演;日前,韓國朝鮮商務網站指出,隨著長江儲存在武漢的3DNAND(閃存)工廠,以及晉江、合肥DRAM工廠的陸續(xù)投產,中韓的半導體企業(yè)將在明年打響「全面戰(zhàn)爭」。   在半導體之前,大陸面板產業(yè)已經對南韓造成很大威脅,最近大陸的京東方量產了AMOLED柔性面板,打破了韓企壟斷的局面;其實,在90年代初期,全球90%的液晶面板在日本生產,后來南韓三星、LG兩家企業(yè)憑借兇猛的
  • 關鍵字: 三星  海力士  

英國與三星簽訂2.1億英鎊合同:為警方配備三星手機

  •   北京時間11月27日上午消息,三星與英國政府簽訂了價值2.1億英鎊的供應合同,為該國緊急通訊網絡提供25萬部手機后,英國警方、醫(yī)護人員和消防隊員都將裝配三星手機。   英國內政部與三星簽訂了為期3年的合同,由后者為該國緊急部門提供堅固防水的4G手機,雙方可以選擇續(xù)約一年。這些智能手機都配有特殊的“點擊通話”按鈕,可以不必撥號直接展開通訊。   三星擊敗了摩托羅拉和英國緊急通訊專業(yè)公司Sepura,贏得了這筆合同。英國計劃斥資12億英鎊發(fā)展緊急服務網絡(ESN),用EE的移動
  • 關鍵字: 三星  

華為麒麟將由三星代工 臺積電哭暈在廁所

  •   韓媒etnews稱有兩家公司已經與三星商討7nm的生產事宜了,一家來自于中國大陸,一家來自于美國。來自于中國大陸的非常好理解,目前能夠設計7nm芯片的只有華為,來自于美國的還不知道是高通還是蘋果。   華為將麒麟交由三星代工,或有求于三星內存以及OLED供貨。   
  • 關鍵字: 華為  三星  

三星發(fā)力自動駕駛 預計汽車業(yè)務年收入將翻4倍

  •   據《歐洲汽車新聞》報道,三星電子認為現在已經是押寶汽車行業(yè)向電動化、車聯網以及自動駕駛技術轉型的重要時期,三星預期到2025年左右,公司汽車業(yè)務領域的收入將增加4倍,達到200億美元。   三星電子總裁兼首席戰(zhàn)略官孫英權(Young Sohn)認為,現在三星的汽車業(yè)務收入還比較少,僅有50億美元,但是汽車行業(yè)是保證三星業(yè)務長期增長的絕佳機會之一。孫英權說:“從汽車行業(yè)中得到的收入對三星來說不算多,因為我們的收入已經達到2000億美元。但我認為,今后汽車行業(yè)的收入比重將會增加,并于2025
  • 關鍵字: 三星  自動駕駛  

臺廠將供應三星Galaxy S系列指紋傳感器 潛在商機達1億美元

  •   根據韓國科技媒體《etnews》的報導指出,韓國科技大廠三星電子將在 2018 年推出的智能手機 Galaxy S9(名稱未確定)上,采用臺灣制造商的指紋辨識傳感器,以進一步舍棄美國廠商的產品。   報導中引用了知情人士的消息指出,三星計劃在 2018 年推出的 Galaxy S9 旗艦型智能手機背后安裝指紋辨識系,其中,關鍵零組件的傳感器部分將向臺灣廠商采購。報導中雖然沒有說明是哪一家臺灣廠商,不過卻有消息指出,該家廠商專精于指紋辨識的 ic 及演算法。現階段,雙方尚未簽訂最終合約,不過三星已在進
  • 關鍵字: 三星  指紋傳感器  

三星開發(fā)“石墨烯球”:可將鋰電池充電速度加快5倍

  •   北京時間11月27日下午消息,三星電子旗下研發(fā)部門成功合成了一種“石墨烯球”,可以用于延長鋰電池的續(xù)航時間,并加快其充電速度。   三星高等技術研究所(SAIT)表示,石墨烯球材料可以讓電池容量增加45%,充電速度可以加快5倍。   三星表示,如果現有鋰電池需要1小時才能全部充滿,那么采用這項新技術后,便可縮短到12分鐘。   該公司補充道,使用石墨烯球的鋰電池還可以把溫度保持在60攝氏度,從而符合電動汽車的使用要求。   SAIT的論文已經發(fā)表在本月出版的《自然》雜志
  • 關鍵字: 三星  鋰電池  

不燒屏取代OLED!三星明年量產MicroLED電視:最大150寸

  •   MicroLED被認為是取代OLED的新一代面板顯示技術,三星、LG、蘋果等巨頭都在研發(fā)。   前不久蘋果被曝在臺灣組建的MicroLED團隊公攻關不順利,已經削減資源傾斜力度,更多依賴美國團隊和臺積電等大廠。   據ZDNet韓國報道,在明年1月于賭城拉斯維加斯舉辦的CES 2018大展上,三星將帶來首款Micro LED電視。   其中,最大尺寸150英寸,而且當年就會量產投放市場。   資料顯示,MicroLED相較OLED,可以讓LED單元小于100μm,從而解決掉燒屏的問題,壽
  • 關鍵字: 三星  MicroLED  

Bixby中文版發(fā)布后三星又將成立新AI研究中心 逆天可折疊手機有望上市?

  •   盡管一年來三星經歷了一系列負面事件影響,但似乎并未像外界所預測那樣因此而元氣大傷。單從第三季度財報來看,受芯片業(yè)務利潤大增的推動,三星電子當季凈利潤達到11.1萬億韓元(約合98.7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4.53萬億韓元增長145%。而營收達到了62萬億韓元(約合522.4億美元),同比增長29.7%。   外界曾預測,受Note7事件影響,三星手機業(yè)務將受重創(chuàng)。而事實卻是,無論是S8、S8+,還是Note8都達成了良好的市場效果。即便有數據顯示其在中國市場的銷售仍處于低谷期,但在海外,尤其是在美國
  • 關鍵字: 三星  Bixby  

三星終超Intel奪得2017全球最大半導體廠商席位

  •   據IC Insights統計,2017年三星奪得半導體廠商桂冠,芯片廠商英偉達今年表現亮眼。英特爾自1993年已連任半導體冠軍,至今已24年,英特爾今年第一季營收規(guī)模大于三星,而第二季度即被三星反超。而三星今年營收更是今年大贏家,營收值達到656億美元,市占率15%,一舉成為全球最大半導體供應商。        從過去營收市值排名來看,1993年,英特爾營收76億美元,占全球半導體市場份額的9.2%。2006年,英特爾營收316億美元,占全球半導體市場份額的11.8%。2016年,
  • 關鍵字: 三星  Intel  

傳三星挖角格芯、英特爾主管,縮小與臺積電差距

  • 三星近來從各大公司挖角人才,打算快速縮小和聯電、臺積電的差距。
  • 關鍵字: 三星  格芯  
共5601條 100/374 |‹ «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 ›|

三星 sdi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chuàng)建詞條三星 sdi!
歡迎您創(chuàng)建該詞條,闡述對三星 sdi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三星 sdi的朋友們分享。    創(chuàng)建詞條

熱門主題

樹莓派    linux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yè)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備案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